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简要介绍了生物膜的组成、结构和一些基本性质,详细描述了各种生物膜模型(支撑磷脂双层膜s-BLM、非支撑磷脂双层膜BLM)的制备方法。概要地总结了模拟生物膜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情况,着重评述了模拟生物膜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采用电化学对支撑双层卵磷脂膜等不同的模拟生物膜体系进行了研究。
基于TCNQ(TCNQ=7,7,8,8-tetracyanoquinodimethane)的一维有机金属晶体{(Cu2(μ-Cl)(μ-dppm)2)(μ2-TCNQ))∞(compound1)嵌入到s-BLM中,利用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法,对由compound1引起的s-BLM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测定,并对compound1在s-BLM中的电子传导机理进行了推导。通过compound1构成导电链,电子可以发生传导,但由于compound1为一维有机金属晶体,并且不规则嵌入到s-BLM中,其晶体大小和长度不尽相同,电子传导状况也会不相同。利用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法,考察了电解质浓度对s-BLM或镶嵌苯甲酰二茂铁的s-BLM的电子传导能力的影响,电解质浓度的增加或镶嵌修饰物苯甲酰二茂铁都会提高双层膜的电子传导性能。
本文还介绍了用电化学的简单方法制备单分散的粒径2~5 nm的铜纳米颗粒。这些铜纳米颗粒被四丁基胺离子保护,并能形成球形的“聚合物状”的胶束簇,并可以防止铜纳米颗粒被氧化。像铜的同族贵金属一样,该方法制备出来的胶束包覆的铜纳米颗粒能够稳定存在于溶液状态和干燥状态下。溶液状态下的包含铜纳米颗粒的胶束微球,紫外灯照射下,能够发出480 nm波长的蓝绿荧光。铜纳米颗粒在各纳米技术领域,特别是BLM系统,将会有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