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字多媒体和互联网络传输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越来越方便快捷。然而随之带来的信息安全性问题变得相当突出。软件、图像和音视频的侵权盗版行为严重影响当下市场经济发展秩。更有甚者,为实现自身利益,对多媒体作品进行攻击、篡改和伪造等恶意操作,使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受到质疑和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隐藏技术迅速发展,成为隐秘通信和版权保护的有效手段,可以有效遏制数字化多媒体的非法使用。在实际生活中,数字压缩音频应用非常广泛。而这些压缩音频根据压缩码率是否变化分为固定码率(Constant Bit Rate,简称CBR)和可变码率(Variable Bit Rate,简称VBR)两种。与CBR相比,VBR编码技术能够使音频压缩后体积更小、音质更高,使得VBR音频在压缩音频市场中的份额越来越大。因此,研究适于可变码率数字音频的信息隐藏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的重要研究对象为MP3和AAC音频压缩格式,相关研究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深入剖析了MP3和AAC音频的编码原理,重点分析与可变码率密切相关的量化、无噪声编码等编码环节,以挖掘可变码率情况下拥有较高音质和较小文件长度的原因。2、总结归纳了目前已经出现的压缩音频的信息隐藏方法,并给出音频信息隐藏技术中的三个重要的评价指标:不可感知性、隐藏容量和安全性,及其相互关系。3、提出了两种基于可变码率MP3音频的信息隐藏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将比特率索引的奇偶性作为嵌入依据。第二种方法利用比例因子长度映射原理,通过比例因子长度索引值实现信息隐藏。两种方法皆在量化完成后进行信息嵌入。因此算法计算量小,满足实时性要求。由于可变码率MP3音频自身的优势,两种方法的感知透明度均有较好的表现。4、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码率AAC音频的信息隐藏方法。该方法借助矩阵编码的思想,将(1,3,2)隐藏模式应用于编码参数比例因子,提出了大容量的AAC音频信息隐藏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隐藏容量较高,不可感知性和安全性方面表现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