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情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化情绪体验。本文通过三个研究考察了大学生的移情结构及其与部分积极人格特质、亲社会行为的相互关系和影响。首先,在研究一中,通过理论研究界定移情可能存在的结构形式,进而选取三百多名成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的移情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证实移情确实包含了四个子结构:观点采择、想象、移情关注和个人忧伤。同时发现,个体的观点采择、想象和个人忧伤能力可以显著地影响其移情关注水平;观点采择和想象能力会显著地影响其个人忧伤水平。另外,四个子结构之间,除了观点采择和个人忧伤呈显著负相关外,其他子结构两两之间都呈显著正相关。研究二对移情和各种积极人格特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说明:移情特质与部分积极人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四个子结构中,个人忧伤与人格中的精神性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其他积极人格特质呈显著的负相关;其他子结构均与大多数积极人格呈显著的正相关。此外,某些积极人格对移情特质及其子结构有着显著的预测能力。研究三使用幻灯片设置虚拟场景和故事诱发移情等方式考察了不同情境下移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亲社会行为决策(即选择合作)的人数上,诱发移情的被试显著地多于无移情诱发的被试,而在相同的社会情境下,高移情(即,不仅要诱发被试的观点采择还要诱发其情感体验)和低移情(只诱发被试的观点采择)两组被试在选择倾向上没有明显差异,这可能说明成人的观点采择能力对移情和亲社会行为决策起着主要的促进和决定作用。同时,被试在不易逃避情境(社区情境)中,做出亲社会行为决策(选择合作)的人数显著高于容易逃避情境(商业情境)中选择合作的人数。说明移情和情境两个因素都会对亲社会行为决策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最后,该文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以拓展的研究领域做了简单的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