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触角酯酶及褐飞虱气味结合蛋白的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t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中,昆虫形成了非常精密的化学感受系统,得以从纷繁复杂的环境化学信号中,筛选并识别出与生命活动相关的信息,从而完成取食、交配、寻找产卵场、防御、种群密度调节等重要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研究昆虫化感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从应用的角度看,害虫的防治长期以来依赖于化学农药,不但使害虫产生了抗性,同时农药残留给环境及人类安全带来重大隐患,因此急需更环保、更安全的害虫无公害防治新技术。而基于昆虫化学感受系统的行为调控技术,是害虫防治的重要组成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深入研究害虫化学感受的分子机制,弄清化感相关蛋白基因及其功能,将有助于设计和开发更为高效的害虫行为调控技术。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以及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均是重要农业害虫,本文针对3种害虫的化感相关蛋白基因及其功能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甜菜夜蛾触角酯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表达谱研究通过兼并引物克隆和转录组数据分析,获得8个甜菜夜蛾触角酯酶(CXE)基因片段。进一步通过RACE技术获得其全长cDNA,其基因名称和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SexiCXE5(HQ116561)、SexiCXE10(JF728805), SexiCXE11(JF728804)、SexiCXE13(HQ116560)、SexiCXE14(JF728803)、SexiCXE17(HQ116559)、SexiCXE18(JF728802)和SexiCXE20(HQ116562)。对基因组DNA的克隆和分析发现,SexiCXE5含有10个内含子,其他7个SexiCXE各含有2个内含子。以实时定量PCR进行的表达量测定结果显示,SexiCXE10和SexiCXE17主要在触角中表达,其它组织中表达量很低;SexiCXE14除在触角中高表达外,在喙中也有较高表达;SexiCXE5和SexiCXE18以翅中的表达量最高;而SexiCXE11和SexiCXE13的表达量在检测组织中无明显差异。不同虫态(日龄)测定结果显示,8个SexiCXE在雄成虫触角的表达量都高于末龄幼虫头部;SexiCXE5、SexiCXE10及SexiCXE14的表达量从蛹末期(羽化前2天)到成虫3日龄持续上升,随后开始下降并维持较低水平;SexiCXE17则在1日龄(羽化当天)表达量最高,随后开始下降并维持较低水平;SexiCXE11和SexiCXE20在5日龄表达最高,其余日龄间无明显差异;SexiCXE13的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无明显差异。2斜纹夜蛾触角酯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表达谱研究通过同源克隆技术,从斜纹夜蛾雄蛾触角扩增到3个触角酯酶(CXE)基因片段,进一步通过RACE技术获得cDNA全长,其名称和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SlituCXE13(HQ116556)、SlituCXE17(HQ116558)和SlituCXE18(HQ116557).以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扩增,发现SlituCXE13和SlituCXE18各含有2个内含子,SlituCXE17含有3个内含子。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exiCXE14、SexiCXE17、 SlituCXE17、SexiCXE18、SlituCXE18和SexiCXE20聚到A簇(线粒体、胞浆酶及分泌酯酶),SexiCXE10和SexiCXE11属于B簇(双翅目α-酯酶),SexiCXE5归于D簇(表皮酶与触角酶),SexiCXE13和SlituCXE13则在E簇(β-酯酶与信息素酯酶)。组织表达谱分析表明,SlituCXE17为触角高表达,SlituCXE18为翅高表达,SlituCXE13在各组织的表达量相似;就雄蛾触角中的表达量而言,3个基因中以SlituCXE13最高。日动态测定发现,3个SlituCXE基因在成虫触角的表达量都高于末龄幼虫头部;SlituCXE13在整个成虫期的表达比较平稳;而SlituCXE18从羽化后开始逐渐上升,到3日龄到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SlituCXE17则在羽化当天达到高峰,随后下降并维持一定的表达。3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触角酯酶基因的真核表达及纯化分别构建11个CXE基因的昆虫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l的供体质粒,并利用High-Five昆虫细胞系进行体外大量表达。蛋白杂交结果表明,所有触角酯酶基因都成功表达,因为转染细胞的细胞裂解液在60kDa左右均出现目标条带;同时,转染SexiCXE10和SexiCXE14的细胞上清中也出现目标条带,说明这两个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分泌到细胞外。利用酯酶人工底物α/β-乙酸萘酯混合物进行活性染色检测,表明,所表达的酯酶均具有生物活性。利用粗酶液对20种酯类气味物质进行活性测定,发现SexiCXE10、11、13、14和SlituCXE13至少可以降解一种酯类气味物质。然后,利用Ni-NTA亲和层析柱对这5种粗酶液进行纯化,SDS-PAGE检测表明纯化后的酶蛋白在60kDa左右出现特异条带,纯度都在95%以上。4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触角酯酶的底物活性及酶动力学测定为明确CXE在酯类性信息素组分等感受中的功能,首先比较了不同组织粗提液对酯类组分的活性,发现雄虫触角的粗提液较其它组织的粗提液,能更有效地降解同种雌虫的酯类性信息素组分。进一步研究表明,甜菜夜蛾雄蛾触角粗提液对供试所有酯类组分均具有活性,且活性随底物碳原子数的减少而增高(乙酸叶醇酯除外)。SexiCXE14纯酶和触角粗酶液所得结果相似,但SexiCXE10只对≤12个碳的酯类物质有活性(乙酸叶醇酯除外)。两种昆虫的直系同源基因产物SexiCXE13和SlituCXE13,对性信息素的降解能力在被测酯酶中最强;两种酶对苯甲酸苯甲酯和顺3-己酸己烯酯无活性,但对7个碳和8个碳的酯类物质的活性较高,降解率在85%以上。SexiCXE11对所测酯类物质的降解率基本在50%以下。酶动力学参数测定表明:SexiCXE13、SexiCXE14以及SlituCXE13均对自身性信息素的亲和力最高;而SexiCXE10对酯类性信息素没有明显活性,对普通酯类气味活性较高,其中对乙酸叶醇酯的亲和力最强。当两种酯类性信息素组分同时存在的时候,相比甜菜夜蛾性信息素次要组分Z9-14:Ac, SexiCXE14更偏好降解主要组分Z9E12-14:Ac.不同pH条件下相对酶活力测定表明:SexiCXE13, SexiCXE14在pH6.5时酶活力最高;而SexiCXE10从pH6.5到9.0酶活力仍然保持缓慢上升。综合分析认为,SexiCXE10是普通气味降解酯酶,只参与降解普通酯类气味物质;SexiCXE14是双功能降解酯酶,不仅降解酯类性信息素,同时参与降解普通酯类气味物质;而SexiCXE11、SexiCXE13和SlituCXE13是表皮酯酶,主要起到清除吸附到虫体表面的酯类气味的作用,由此降低背景噪音、提高嗅觉的灵敏性。5褐飞虱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的预测、克隆和序列分析昆虫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 (OBP)在气味的感受中具重要作用,但在褐飞虱这一重要农业害虫中尚未见报道。序列表达标签Express sequence tag(EST)数据库的不断丰富,为发现新的OBP基因提供了有利的平台。本文利用公共数据库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的EST数据,从褐飞虱等57种昆虫的752,841条EST中发现142个OBP基因,其中117个属新发现基因,包括3个褐飞虱OBP新基因。在117个新发现的OBP基因中,88个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随机选择来自8种昆虫的26条OBP序列进行PCR验证,22条OBP基因得以验证,成功率达85%,说明了预测方法的可靠性。6褐飞虱气味结合蛋白的序列分析及表达谱研究基于褐飞虱的3个OBP片段,进一步通过RACE技术克隆到cDNA全长。3个褐飞虱OBPX (NlugOBP)分别编码173、143和147个氨基酸,都具有典型OBP (Classic OBP)的序列特征,并与其它昆虫的同源基因有较高的相似性,但3个NlugOBP之间的相似性较低。利用qRT-PCR检测了3个NlugOBP在若虫不同龄期、成虫不同性别、翅型及组织间的相对表达量。NlugOBP1的表达量在成虫和若虫间没有明显差异,但NlugOBP2在成虫期显著高于若虫期,NlugOBP3则在若虫期(5龄除外)显著高于成虫期;雌雄虫相比较发现,NlugOBP2和NlugOBP3不管在长翅和短翅型成虫中均以雌虫表达较高,而NlugOBP1在雌雄间无明显差异;3个NlugOBP在长短翅型成虫间均无明显差异;就不同组织而言,NlugOBP2在触角中高表达,在其他组织中很低;NlugOBP1除在触角高表达外,在翅中也有一定的表达;而NlugOBP3不仅在触角高表达,在腹部也有较高的表达。3个OBP明显不同的表达特征,暗示其在功能上存在差异。7褐飞虱气味结合蛋白基因功能研究首先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大量获得了褐飞虱OBP重组蛋白,然后通过荧光竞争结合实验,测定了NlugOBP重组蛋白对不同结构气味物质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3个NlugOBP均以酮类和萜烯类气味物质的结合能力较高;3个NlugOBP相比较,NlugOBP3具有更宽的气味结合谱和更高的结合能力。通过对水稻挥发物的结合能力分析,并结合前期的表达量测定结果,推测NlugOBP3在褐飞虱对水稻气味的嗅觉中较另2个NlugOBP更为重要,因此进一步通过dsRNA喂食法对NlugOBP3进行RNA干扰研究。结果发现,dsRNA处理组褐飞虱NlugOBP3的表达量被显著抑制,处理后1天和2天时较对照组分别降低约60%和80%;同时,处理组褐飞虱对水稻植株的趋性显著降低,证实了NlugOBP3在褐飞虱感受水稻气味中的作用。此外还发现,dsRNA处理组褐飞虱的死亡率大幅度提高,说明NlugOBP3还具有嗅觉以外的生理功能。因此,NlugOBP3作为靶标基因,对于开发褐飞虱的行为调控和致死技术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综上所述,本文综合运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行为学分析技术,克隆了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11个触角酯酶基因以及褐飞虱的3个气味结合蛋白基因,测定了这些基因的时空表达特征,并深入研究了这些基因的功能。研究结果为弄清3种昆虫的气味感受机制,以及开发新型、高效的害虫行为调控技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期刊
论文主要釆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内蒙古地区七所高校的400名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对课程开展现状、场地设施、男女损伤比率、学生的心理状态、运动损伤
当前中国主流媒体缺乏从主体性角度关注劳工议题的动力。当代中国劳工自办媒体总体可视之为“缝隙中的行动者”。它们多为“倡导型”的另类媒体,重视劳工主体性、倡导批判与
建筑行业的发展除切实推进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之外,也为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废弃物污染。当前对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多采用填埋、焚烧的传统方式,不仅占用了可贵的城市土地资源,还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一类高效、低毒常用除草剂,但该类除草剂作用位点单一,杂草极易对其产生抗药性。雨久花(Monochoria korsakowii)是我国北方各省水稻产区主要恶性杂草之一。该
高度单分散性的微球以及由其有序排列而成的组装体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拥有越来越高的实际和潜在应用价值。近些年,国内外报道了大量关于单分散微球和微球组装体的制备方法。附
棉铃虫是一种抗药性发生最为严重的重大农业害虫,为了更好地控制该虫的危害、保证棉花生产,不少国家对棉铃虫的抗药性及其治理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早期研究所使用的技术所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加重,低碳经济概念的出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碳审计是监督低碳经济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手段,而其中内部审
在当前日益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今天,加强追溯体系的建设,就需要对现实的困境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加强对其的完善,才能更好地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