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看与释读—从“手卷”看中国古代叙事性绘画的时空表达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c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前无文字时期,祖先们通过刻画的方式进行记录叙事,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我、记录生活。随着人类文明慢慢发展,叙事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其中的艺术创作也多样发展,“手卷”成为了诸多绘画艺术表达的形制之一,这一形制也为画者进行叙事提供了便利。如何在窄长的画卷上叙事,如何在画卷中清晰地表现故事情节,这就不得不讲到画面上空间的表达。但是叙事具有时间性,这种时间可以被我们的直接经验所把握。表现在画面上,时间性依然存在,只是我们通常说绘画艺术是空间的艺术,因此会忽略掉绘画中的时间性。中国传统绘画在创作过程中,画面中的空间与时间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画者可以将不同时间、不同场景中发生的事件记录在一幅手卷当中,使其具有叙事的连续性。中国传统绘画的三维空间表达也趋向于平面化,不受客观存在及科学透视原理的影响,中国人以其独特的智慧在画面中自由的表达时间与空间,这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所在。本文将以叙事性手卷为例,讲述中国传统绘画如何通过画卷进行叙事,时间与空间观念在画面中又是如何呈现的。看中国传统手卷绘画,无论是人物手卷,还是山水手卷,在画面中都体现出了人物或景色的空间延展,画者并不局限于视线范围内看到的人或场景或景色,他们更倾向于将更多的场景及各种视角下的景色重新组织,最后融汇到一幅手卷当中。这种表达手法也必然会呈现出时间与空间上的变化。本文第一部分主要讲叙事在绘画史中的呈现。从史前的岩画到画像石画像砖再到壁画,很多都是通过图像来叙事。随着时代发展,手卷画形式的出现,叙事在绘画艺术上找到了更为合适的载体。本文第二部分涉及到利用手卷进行叙事所呈现的特点及优势。通过对各个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长卷绘画进行分析,论述画中故事的展开以及情节的表现。手卷独特的观赏方式,与观者进行互动,也是手卷得以完整叙事的重要因素。本文第三部分主要是从观者角度“视看”手卷,画面情节的变化本身已具有时间特质,加上观者观赏时与手卷的互动,更加凸显了时间性。观者在欣赏手卷的过程中经历了时间的逝去与新生,叙事也在视觉流动中得以继续,随着画卷慢慢展开,画面叙事慢慢完整,从展放到收卷这一过程的完成,也代表了画面叙事的完成。本文第四部分是更深层次的“释读”,绘画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机械描绘,而是加入了画者的体验、感情与思想。所以我们经常说“读画”而不是“看画”,便是这个道理。同理,叙事性手卷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叙事,它是作者思想的糅合,体现在画面上更是时间与空间的交互,画面情节的变化所形成的空间变化,从“看”到“读”贯穿了情感,达到把静止不动的画面注入生命体验,从而实现了时空、情感浑然一体。时空观作为一个线索,换一个角度去发掘叙事性手卷画的意义与内涵,加深观者的体验感,扩大了观者与画者的交流,使观者进入一个超然精神世界。通过叙事性的“手卷”画来探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时空观念,不仅是探讨画作表达的叙事内容,更想表达的是中国传统绘画欣赏过程中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一些问题:中国人心境的表达,一种来自传统的精神文脉,中国人对宇宙及生命所饱含的时空精神的敬仰与尊重。
其他文献
高中数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掌握不同的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众所周知,高中数学知识比较复杂、抽象,需要学生用抽象思维来学习
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推进,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交互耦合关系,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滨江地带往往坐拥独天得厚的环境
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逻辑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可以为学生未来语文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对高段小
随着网络化制造模式的不断发展成熟,建立面向现代集成制造的网络化售后服务模式,已是售后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对售后服务所处的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基于供应
采用走访、座谈两种形式,与往届毕业生、计算机网络公司技术主管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计算机网络公司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网页制作方面能力的要求,分析
目前高校广泛存在电子商务技能培养与就业需求脱离的现象。基于现阶段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实验体系,进行分析并提出使用PHP结合Dreamweaver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
本文分析了电视广告的信息构成,论述了间接信息在广告传播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运用表现因素色彩、音乐、情节等,拓展广告信息内涵。使其在有限的时段传达更为丰富的内容。
历经四十多年的勘探开发,S采油厂面临着资源不足、中长期投入不足、成本与产量矛盾突出等严峻挑战,生产经营形势日益严峻,缺乏统一标准进行成本管理评价和效益考核,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