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标记语广泛存在于日常交际当中,并且在话语理解中起到引导和制约的作用。作为促进交流的重要机制,话语标记语被认为是口语最显著的特征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语言学家不断对话语标记语进行探讨研究,并且形成了各自研究流派。至今,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角度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句法-语用研究,语义-语用研究和认知-语用研究。然而,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并没有那么广泛。此外,国内的研究多集中于话语标记语总体使用研究,鲜有对单个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使用中国学生口语语料库,考察了英语专业学习者对单个话语标记语I mean的使用情况,希望能对学习者的使用情况提供较详细的描述并且指出存在的问题。具体研究问题包括以下三个:(1)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的话语标记语I mean在总体频率,出现位置,使用搭配方面有什么特征?(2)学习者如何运用话语标记语I mean的元语用功能?(3)影响学习者话语标记语I mean不恰当使用的原因有哪些?基于数据的量性和质性分析,所得结果如下:首先,就使用频率而言,与其他三个常用话语标记语相比,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对话语标记语I mean的使用频率明显偏低:在使用位置上,学习者倾向于在话轮中间使用话语标记语I mean;在搭配上,学习者倾向于把话语标记语I mean同话语标记语eh一起使用。第二本研究主要讨论话语标记语I mean的五种元语用功能:自我修正、解释补充、强调提醒、缓和面子威胁和填补空白功能。就总体分布频率而言,学习者过多地使用解释补充功能,较少使用本族语者常用的自我修正功能。第三,本文从语用迁移、语用石化和情景焦虑三方面分析了学习者话语标记语I mea n不恰当使用的原因。本研究对英语教学和话语标记语的进一步研究有积极的启示。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应当关注话语标记语,并且能够引导学习者注意话语标记语;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提供更多的真实语料以及扩展学习者自身的语用知识;最后,就话语标记语研究而言,本文在元语用范式下研究话语标记语能够为话语标记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