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wx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4小时。因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传统观念认为肌力训练会增加脑卒中患侧肌肉痉挛、加重异常模式,所以脑卒中患者肌力训练常被忽视甚至排斥。近些年研究表明:脑卒中后肌力下降主要由神经因素和失用导致的肌肉适应性改变引起,肌力训练可以增加肌肉力量而并不加重痉挛,反而有一些证据表明肌力训练后,肌张力较前下降。等速肌力训练是利用等速仪器,根据运动过程中患者肌力大小的变化,由机器提供相匹配的的阻力,使整个关节按照预定的速度进行运动的一种训练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训练效率和安全性。等速运动技术不仅能对患者的肌肉功能进行评估、康复训练,还能够提供客观、准确的定量评估报告,使肌肉力量训练能够实现科学性、合理性及安全性。近年来,等速运动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康复医学工作者的青睐,但针对脑卒中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单一使用等速肌力测试疗法观察其康复效果。研究目的:本研究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膝关节伸、屈肌进行等速肌力训练,通过患者肌力、步行速度、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等数据的变化,观察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等速肌力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者均给予运动疗法,MOTOmed下肢智能运动训练,步行训练,物理因子治疗及针灸治疗等。等速肌力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偏瘫下肢膝关节伸、屈肌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LE)、10米最快步行速度及屈伸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最快步行速度及偏瘫侧下肢在180。/s、120。/s、60。/s时的膝关节伸屈肌的峰力矩体重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有1例出现行走时膝过伸现象,训练组无膝过伸患者出现。2组患者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训练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对日本学生的汉语习得偏误进行分析,能为我们全面了解偏误的成因、特点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通过偏误来观察日本学生汉语习得的过程和规律,从而找到适当的纠正方法。本论文结
1993年,我国第一部情境喜剧《我爱我家》播出。该剧是由美国学成归来的英达导演,按照美国情境喜剧的模式,综合国内具体文化、体制因素创作出的作品,在中国电视节目发展史上有
交通路网的震后性能对减少区域性灾害损失并加快重建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地震发生以后,桥梁结构的损坏会导致部分甚至整个交通路网的中断,严重影响震后救灾工作。本研究初
在当代道德哲学中,理性选择理论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道德选择问题的研究。这二者的结合被不同理论家从不同进路应用于不同问题。在无知之幕下正义原则的选择问题上,约翰·海
近年来,随着我国网购消费者规模的不断扩大,网购在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所导致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让人们愈发重视。由于收集和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可以给商家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
<正>在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2)课本上介绍的"探究平抛运动规律"实验中,笔者采用铅笔或一个带有小孔的硬纸片来确定小球平抛运动的位置,能很好地从定量的数据处理中探究出平抛
目的:了解国外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现状,为国内患者安全文化测评与改进提供借鉴。方法:检索2005年-2014年国外关于患者安全文化测评的文献,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
通过对混凝土收缩开裂发生的原因、时间及特点的分析,经过大量的试验,探讨了不同的工程措施对防止面板混凝土收缩裂缝的影响.为提高面板混凝土的抗裂防裂性能,提出以下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换乘向立体换乘方向发展已成为大趋势。城市枢纽工程因条件限制,很多地段无法明挖或全明挖,以及为避免深大基坑,形成地下立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