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最新高考模式2014年在上海市、浙江省先行试点,这标志着由国家教育部顶层设计、全面部署的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已经正式启动。新高考模式最大的变化之处在于弃除传统的文理科制度进而变成“7选3”或“6选3”制度。也就是学生可以在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之外自主选择另外三门学科作为高考计分的科目。高考科目也由传统的“语数外+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变成“3+3”模式,即语数外三科必考科目,加三科自主选择的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在这种背景下,急需了解新高考模式下不同学科将面对的问题与需求差异。研究以广州市荔湾区不同层次的八所中学的高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结果与对浙江上海部分学校教师进行访谈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掌握学生选学地理的倾向性,了解学生选学的原因。研究分别从自身因素、地理学科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的角度深入分析影响学生选学地理的因素。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新高考模式对中学地理教育可能带来的变化。研究主要是基于一手调研数据,其结果将有助于帮助一线地理教师加强教学改革,指导管理者对中学地理师资配置的尽早思考,也为大学相关专业对中学地理师资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对地理人才培养的改革提供参考,使地理学科更快适应形势的变化。论文的研究结论是:第一,新高考模式中的选三科的考试方式将对地理有很大需求,学生选学地理的比例明显增加;第二,自身因素(兴趣爱好、天赋特长、性格特点、身体条件、学业基础、发展志向等)是影响学生选学的首要因素;第三,学校因素(学校层次、学校偏向学科、师资力量等)是影响学生选学的重要因素;第四,针对学生在选学中的盲目和出现的各种问题,学校和老师应加大对学生选学的指导。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问题:新高考正式实施后地理学科地位是否真的会上升;利用标准化分数消除不同学科得分难易不同的影响;中学有可能演化为“特色”鲜明的专科学校;新高考模式下高校各科相关专业是否能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