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出了需求侧能源规划是从底到顶的规划,在需求侧采取降负荷和节能措施可作为供应侧的替代资源。给出了城区精细化负荷预测的流程,提出了基于热电比拟的城区负荷预测状态空间模型的思路;建议在负荷预测中细分建筑类型。分析了第三代分布式能源的技术经济性,并提出了在既有城区更新改造中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区域能源系统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