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遥感方法研究及其强度计算模型构建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pf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尘暴是由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所致的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主要发生在沙漠及其临近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在全球多个地区都时有发生,主要的沙尘暴多发区包括:北非、中东、中亚及南亚,澳大利亚和北美。我国西部地区沙尘暴发生的频次较高,属于中亚沙尘暴多发区的一部分。 沙尘暴的产生需要特定的地貌、气候和动力条件。沙尘暴形成的基本条件,一是大风,二是地面上裸露沙尘物质,三是不稳定的空气,三者同步出现,方能产生沙尘暴。沙尘暴的有效监测手段还比较缺乏,卫星遥感在沙尘暴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气象和环境卫星,具有高时间频次和适当的空间分辨率,已经成为沙尘暴监测中最为有效的手段。 沙尘暴作为一种特殊的大气气溶胶,其遥感特性比较复杂。沙尘暴是由不同大小的沙尘粒子构成的,其在空中浓度很强时会形成一个密度很厚的沙尘层,这个沙尘层会强烈地吸收地表和太阳辐射,同时产生反射、散射,并向外发射辐射。当卫星在空中观测时主要获取的是沙尘层的反射和发射辐射信息,在研究沙尘暴遥感原理时要考虑到其辐射传输特性、辐射反射特性和粒子的散射特性。 组成沙尘暴的沙尘粒子半径分布较广,必须考虑多个光谱波段的遥感特性。在实际研究中,根据沙尘暴的光谱分布特征,确定了以3.7μm、1.6μm和热红外分裂窗波段为主的沙尘暴信息综合提取方法。 沙尘暴强度的确定目前比较困难,作为沙尘暴强度的定量指标包括常规观测、特种观测和遥感反演三种手段获取的物理量,由于观测手段的多样化,沙尘暴强度的定义会随着使用的物理特征参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概念。 本研究论文使用综合观测模型来计算沙尘暴强度信息,主要是结合地面常规观测和遥感观测,在这二者之间建立相关关系模型,通过遥感观测的结果反演出与地面观测相匹配的物理参量,如能见度等,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遥感反演的沙尘暴强度直接应用于日常业务,并可以达到相对较高的精度。 本研究论文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获取可以描述沙尘暴强度的定量指标,即通过遥感获取的辐射值和反射值来计算可以代表沙尘强度的定量沙尘指数。沙尘指数在这里定义为一组使用多通道卫星资料获取的代表沙尘分布信息的无量纲数值,同时它还可以线性的、定量的描述沙尘强度的变化。 通过地面水平能见度适用性研究表明,能见度小于2km时,其测量精度要优于能见度小于10km时的精度,利用能见度表征沙尘强度时应主要考虑小于2km的情况。通过样本数据建立沙尘指数与地面水平能见度对照表,采用直线拟合方程的形式构建遥感反演能见度的模型,确定沙尘指数到能见度的查找表。
其他文献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静脉疾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临床症状,而非一个病症,多年来治疗此病以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效果最好.本院自95年起应用点式
基于人脑多种思维系统协同工作原理提出了语用协同模型.该模型利用语用信息描述系统运动状态,实现了拟形象思维系统和拟逻辑思维系统协同工作,具有较好的模式分类和容错能力.
本论文基于森林叶面积指数、森林植被遥感分类图、样地数据和森林清查资料,提出了一种具有总体精度控制的旨在获得更高空间分辨率数据的森林生物量碳密度空间分布估算方法。该
学位
本研究以川东北狮子洞石笋SI3为研究对象,利用10个TIMS和MC-ICP-MS年龄和236个石笋U/Ca及其δ18O数据,重建了川东北地区54~46ka的气候环境变化。结合对临近的楼房洞洞穴水体系统
本文对广州市生态环境变化及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文章在分析近年来广州市生态环境的变化的基础上,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分析了各个典型环境要素随经济增长的变化情
不断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影响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明确烟台市的城市竞争力在全省所处位置,找出城市发展中的相对优势和具体差距,以
本文对地理信息检索领域中的基于本体的地理信息提取和地理相关查询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结合前人的研究工作,将本体引入中文地理信息检索系统的实际应用中,讨论了本体在该系统
【目的】明确云南省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RT-PCR技术,于2011-2012年对采自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州、
气候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环境因子,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条件、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农业气候区划就是根据农业对气候的特定要求,做出能够阐明气候与农业生产
人居环境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围绕人类居住、工作、学习、教育、文化、卫生和娱乐等活动,形成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所构成的有机综合体。良好的人居环境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