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的决策举措,鼓励和促进科技人才成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我国整体经济得以不断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各区域经济增速不一,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仍然存在。作为劳动参与率高达70%的中国女性,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扮演者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女性人力资本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女性受教育程度有了大幅提升。然而统计数据资料表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的决策举措,鼓励和促进科技人才成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我国整体经济得以不断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各区域经济增速不一,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仍然存在。作为劳动参与率高达70%的中国女性,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扮演者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女性人力资本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女性受教育程度有了大幅提升。然而统计数据资料表明,我国各区域的女性受教育程度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女性教育人力资本分布不平等。根据上述背景,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女性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和分布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运用变系数模型和变截距模型,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来实证分析女性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和分布不平等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检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否存在区域差异效应。本文具有两大研究意义:一方面为提升我国女性教育水平,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破除女性在教育、劳动力市场中受到的性别歧视提出政策建议,呼吁政府和家庭重视女性教育人力资本的投资,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女性群体,推动女性个人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对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实现我国女性教育人力资本在区域间和区域内部均等分布,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增长有着重要的政策参考作用。首先本文梳理了女性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分布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文献,了解目前相关研究的进展与不足之处,为本文的研究做铺垫。接着阐述理论基础部分,包括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接着界定了女性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女性教育人力资本分布不平等的具体概念,选取了最为合适的衡量指标,对两者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简要分析。其次对女性教育人力资本水平、教育人力资本不平等进行区域之间、省际之间和城乡之间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6年中国的女性教育水平和教育公平程度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具体表现为各地区的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遍增加,教育基尼系数普遍降低,但仍存在差异,且在16年间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东部地区的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远高于中西部,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中西部地区的女性教育基尼系数远高于东部,呈现出东低西高的趋势,并且差距主要来源于东部城市和中西部农村之间。最后本文基于2001-2016年全国31个省市的女性受教育年限、女性受教育基尼系数的面板数据,通过变系数模型,实证分析女性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分布不平等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并检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否存在区域差异效应?据此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教育人力资本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带来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女性教育人力资本分布不平等与区域经济增长呈负相关,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两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确实存在区域差异效应,横向区域之间的差异:相对于中西部地区,女性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女性教育人力资本分布不平等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抑制力度相对更大。(2)纵向区域内部的差异:从统计上来看,女性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和分布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只在部分省市显著,另外一部分省市不显著。纵观各区域整体,与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相比,女性教育基尼系数的变化即人力资本分布的不平等将引起区域经济更大幅度地变化,说明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的经济差距主要来源于女性教育人力资本分布的不均等,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总之,目前女性教育人力资本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待提升,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仍然比较低,据此本文提出增加政府和家庭对女性教育投入、改善女性教育人力资本分布的不均等性、建立和完善女性人才机制和就业创业配套政策四点政策建议,以提升女性受教育水平,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加强改善女性教育人力资本分布不平等状况,以此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协调增长。
其他文献
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可以提高农村居民对于现代融资环境的适应性,降低家庭非理性投资的概率和对政策性金融的依赖性,促进农村地区金融环境的融资主体不断实现自我优化,最终推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通过文献整理和数据收集后,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计量模型分析进行研究。先后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乌兰察布市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情况。对调研数据进行整合之后,运用加总评分法测评样本金融素养得分,
我国石油消耗日益增加,并且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因此降低石油消耗一直是我国能源节约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我国成品油消费税作为对流转环节石油深加工产品征税的税种,很多学者认为具有节约石油消耗的作用,事实上,在税收等多措施的激励下我国石油消耗并未放缓。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成品油消费税收入增速等因素与石油消费量增速以及单位GDP石油消费量增速的变动,并利用Eviews8.0进行模型的建立和检验,在分
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例如安然,施乐和世通公司等,发生财务重述的同时被爆出存在财务造假丑闻,严重危害了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伴随着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在国际上发生频率激增,财务重述问题在我国也日益突出。根据统计,从2012年到2018年,我国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数量从167家上升至了786家,增幅接近5倍。2018年的尔康制药与2015年的ST博元,是我国近几年发生的较为严重的两例财务重述事件,
中小企业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中小企业是我国的经济之基、富民之源、发展之本,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献回顾表明,税收负担是衡量企业成长环境的重要指标,会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随后,在对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中发现,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进入瓶颈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同时,在国家采取了一系
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大,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仍有1660万贫困人口,如何有效稳定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关注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典型山区县——河南省嵩县为研究案例,运用空间探索性分析等方法对山区县域农村贫困发生及其变化格局进行探索,综合运用地理探测器、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探究不同影响因素对县域农村贫困发生的影响力大小以及时
政府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是地方政府,因此需要以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为保障,而土地收入中的房地产税收是地方政府基于土地取得的主要资金。通过分析房地产税收对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土地收入分配是否合理以及居民的利益诉求现状,因此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基于房地产税收对于政府公共产品具有强供给效应的理论基础,将政府公共产品依据其对房地产税收的影响划分为医疗、教育、城市道路、建成区绿地面积这四
图书馆用户焦虑是指用户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因不能解决所面对的各种问题而产生的困扰心理状态。图书馆用户焦虑是影响用户使用图书馆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高校图书馆服务智能化发展,给用户资源获取带来便利的同时,使用技术上的复杂性以及其他因素,也给学生用户带来了利用上的困扰。这些困扰对大学生使用图书馆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碍,甚至影响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因而,高校图书馆用户焦虑成为图书馆学界研究的问题。梳理已有研
我国医药制造行业,受政策环境影响大,行业内人才竞争相当激励,而且人员流动频繁,因此医药制造公司纷纷推出激励措施来留住人才、稳定公司核心团队,促进公司长远发展。其中大量的股权激励计划以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为主,但是方案设计上同质化问题突出,有些激励模式并不适合各公司的具体情况,导致实施效果良莠不齐。本文选取了医药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复星医药的两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作为案例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
西藏自治区自参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在此基础上发展迅速。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亦即法制经济。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提升立法工作的能力,是法治建设和依法治藏的必然要求。对立法问题的研究是法治建设“有法可依”的重要一步。经济立法是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法治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需要重点研究法治建设环节的经济领域立法的情况,从而重点得出法治建设对经济立法的推动作用的结论。分析西藏自治区经济立法的
社会排斥现象普遍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遭受社会排斥后,人们的心理会产生一系列微妙的变化,进而体现在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上。目前,消费者行为领域的许多学者已经对社会排斥与某些特定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一些细分领域(如炫耀性消费、从众消费、冲动消费等)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则将研究视角转向商品囤积这一日益普遍的消费行为,尝试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来探讨社会排斥与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