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艺术——当代电子音乐材料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mafanwo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西方音乐中,音乐理论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音乐的旋律、和声、调性以及节奏等方面。“音色”被作为与音乐色彩相关的一个相对一般化、装饰化的术语来对待,不被认为是音乐创作的核心或目的。而电子音乐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上世纪40年代,由法国的皮埃尔·舍费尔创立的具体音乐第一次完全突破了传统音乐的音乐材料结构。其使用真实的环境采样作曲,与传统音高体系决裂的创作方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音色的一般理解。在随后的几年中随着电子合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作曲家们能够自由创作自然界中没有的声音,并将这些声音作为音乐作品的主体。这种与传统音乐观念不同的表现形式为电子音乐的欣赏和分析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一套与之相符的音乐理论来探究电子音乐深层的结构特征。本文将焦点放在构成电子音乐的基本材料之上,以主观听辨结合频谱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电子音乐中音乐材料的基本特性和结构意义。相信这样的研究对电子音乐在国内的传播和兴起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普契尼是继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浪漫主义时期歌剧的集大成者。他的中后期作品广为人知,研究甚广。而他的早期作品,特别是这部奠定他歌剧创作风格的《曼侬·莱斯科》,前人研究不多,将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