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欧盟对华战略与中欧经贸关系发展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gh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欧是互为重要的经贸伙伴。自1975年中国与欧盟建交以来,双边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尤其是近几年,中欧贸易迅速发展。2004年,欧盟扩大以后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技术来源地和第四大外资来源地,而中国则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以及中欧经贸在彼此经济中的重要性的不断提升,欧盟对华战略不断做出调整。自1985年签订《欧洲共同体和中国贸易与经济合作协议》以来,欧盟先后出台了6份对华政策性文件,其基调一次比一次务实。2003年10月,中国政府首次制订了旨在昭示中国对欧盟的政策目标文件--《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2004年中国和欧盟确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不断发展与变化的中欧经贸形势下,欧盟认为原有的中欧关系框架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为了应对欧盟当前面临的内外诸多方面的挑战,2006年10月24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两个最新对华政策报告--《欧盟-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扩大的责任》和《竞争与伙伴-欧中贸易与投资政策文件》,从政治与经济战略、竞争与合作政策的角度,对欧盟与中国的关系进行了评估与展望,阐述了欧盟对华战略调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欧盟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随着中国日益强大及美国提出G2概念,欧盟智库和媒体出现了一股重新评价中欧关系的思潮,要求对我态度更加强硬,强调对我讲对等,重交换,求实利,调整对华战略与政策。这些思潮正在对欧盟的决策产生影响。本文论述欧盟最新出台的两个对华政策文件,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欧盟智库和媒体出现的一股重新评价中欧关系的思潮对欧盟对华战略的影响,从而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结合中欧经贸往来中存在的问题,对双边经贸关系前景进行展望,在此基础上有针对地提出深化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的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脚步逐渐加快,人们的通讯条件逐渐优化,尤其是4G网络的提出,不仅为人们日常通讯提供便利条件,更推动了移动通讯行业的深入发展.然而,随着4G网络应用范围的
期刊
期刊
白木耳又称银耳,是一种珍贵的药用菌和高级滋养品。过去白木耳的生产主要靠采集野的,随后发展为人工段木栽培,但生产周期长,产量低,每百斤木材仅能产干白木耳0.5~1斤左右。近
期刊
随着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2015年5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炉,京津冀地区再次成为国家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京
金融体系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银行则是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信用的提供者和衍生机构,承担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型的风险,其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已经初显成效,房地产市场处于深度调整阶段,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尤为重要。金融风险成为
[目的]了解目前成都市婚检基本情况,探讨影响婚检的可能相关因素及市民、婚检医师对婚检实施方式的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婚检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抽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