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出气一氧化氮在不同体重指数分层的支气管哮喘中的辅助诊断意义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在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层的支气管哮喘中的辅助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21年7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各项指标无缺失的初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140例,纳入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诊断标准。另选取同时期于门诊就诊的无慢性肺部疾病的人群204例作为对照组。利用个案控制匹配,根据年龄和性别将支气管哮喘组与对照组进行个体匹配,匹配时年龄的容许误差为2,性别的容许误差为0,配对成功121对,共242例数据。回顾性收取患者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基础疾病、吸烟、鼻炎、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等一般情况,同时记录FeNO值及肺功能检查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利用ROC曲线分析FeNO在不同BMI分层的支气管哮喘中的辅助诊断意义。结果:1.支气管哮喘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情况中无统计差异,P>0.05,在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患鼻炎两项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支气管哮喘组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1s,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1s/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用力呼气中期流速(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MMEF(75-25))及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均小于对照组,P<0.05。3.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沙丁胺醇)400μg后15分钟,重复测定肺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支气管哮喘组舒张实验的改善率及绝对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4.支气管哮喘组患者FeNO值大于对照组FeNO值,P<0.05。5.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与哮喘患者FeNO值成正相关,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每升高1个单位,FeNO值升高的风险增加1.48倍(P<0.05,OR=1.48)。6.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示支气管哮喘组中BMI与FeNO值呈负相关(r=-0.31,P<0.05),即BMI越大,FeNO值越小。7.不同体重指数组之间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存在差别,P<0.05。8.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支气管哮喘组中BMI与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呈负相关(r=-0.41,P<0.05),即BMI越大,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越小。9.24>BMI≥18.50kg/m~2时,FeNO辅助诊断支气管哮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5%可信区间,0.79-0.92);此时,FeNO最佳临界值为34ppb,灵敏度为71.60%,特异度为94.30%,阳性预测值为92.98%,阴性预测值为76.14%,约登指数为0.66。28>BMI≥24kg/m~2时,FeNO诊断支气管哮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5%可信区间,0.75-0.95);此时,FeNO最佳临界值为23.50ppb,灵敏度为78.60%,特异度为84.60%,阳性预测值为78.57%,阴性预测值为85%,约登指数为0.63。BMI≥28kg/m~2时,FeNO诊断支气管哮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95%可信区间,0.62-0.96);此时,FeNO最佳临界值为19.50ppb,灵敏度为68.40%,特异度为83.30%,阳性预测值为78.57%,阴性预测值为85%,约登指数为0.52。结论:1.支气管哮喘组与对照组在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患鼻炎两项存在统计学差异。2.支气管哮喘患者与对照组相比,FeNO值更大。3.哮喘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与FeNO值成正相关,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每升高1个单位,FeNO值升高的风险增加1.48倍。4.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示支气管哮喘组中BMI与FeNO值呈负相关。5.不同体重指数组之间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存在差别。6.支气管哮喘患者中BMI与FeNO值呈负相关。7.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BMI与FeNO截断值成反比,即随着BMI增加,FeNO截断值下降。24>BMI≥18.50kg/m~2,FeNO≥34 ppb对支气管哮喘更有辅助诊断意义。28>BMI≥24kg/m~2,FeNO≥23.50 ppb对支气管哮喘更有辅助诊断意义。BMI≥28kg/m~2,FeNO≥19.50 ppb对支气管哮喘更有辅助诊断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衡量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指标,以往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而近期的研究发现RDW的升高还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但RDW与白塞病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本研究通过分析白塞病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探讨RDW-CV在白塞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收集199名研究对象资料,白塞病组109人,健康对照组90人,通过分析
学位
目的:本研究是依托“东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开展的横断面调查,旨在探究吸烟(Smoking)和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与骨量减少(Osteopenia)的关联性,揭示在不同性别、年龄和吸烟情况下体力活动与骨量减少的关系,为早期发现、预防或延缓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提供相关指导意见。方法:本研究所有对象均来自“东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区域民族队列”项目,最终纳入799
学位
目的: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建议ALT正常的HBV感染者如果符合肝活检或无创检查提示肝组织显著炎症或纤维化,或年龄大于30岁且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或合并HBV相关肝外表现等其中之一则应该开展治疗。但我国慢性HBV感染者中ALT正常患者人数较多,除指南中规定的ALT正常的特殊人群外,大量ALT正常的一般人群中同样存在疾病隐匿进展,特别是HBeAg阴性感染者,肝活检提示
学位
目的:免疫因素介导的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重要的病理改变,是病情活动、多脏器不可逆损害发生的病理基础,甲襞微循环检测是一种直观显示微血管病变的无创检查技术,可反映机体微循环灌流状态,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及系统的大循环状态有所反映。病情活动性评估是SLE治疗方案拟定的必要前提,以往SLE疾病活动度评估工具需对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的水平并加以比较,并对RA患者IL-2水平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类风湿因子(RF)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28处关节疾病活动性评估(DAS28)水平、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以及不同DAS28分组RA患者IL-2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旨在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
学位
目的: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me in range,TIR)是指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或百分比,已有国际指南将TIR确定为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合并妊娠患者血糖评估的重要方法且发现TIR与其产科结局相关,对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妊娠、妊娠期显性糖尿病(overt diabetes mel
学位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Acute(sub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SACL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以期通过早期干预降低HBV相关ACLF/SACLF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收治的HBV-ACLF/SA
学位
目的: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且GDM孕妇相较于正常孕妇是更加容易出现孕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这可能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同时,研究发现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期血糖及血脂水平与GDM孕妇的焦虑存在着相关性,而孕前BMI与孕期血糖、血脂水平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但是,目前
学位
目的:分别使用qSOFA(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MELD(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qSOFA联合MELD评分对ALF(Acute liver failure)患者病情的预后进行评估,为ALF患者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线索。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
学位
背景:消化性溃疡出血是临床上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病情发展快且死亡率较高。多项临床共识明确推荐内镜下Forrest分级满足Ⅰa-Ⅰb的高危患者和存在非出血性血管裸露的Forrest Ⅱa期患者首选内镜下止血联合大剂量PPI治疗方案。但由于现阶段国内各级医院医疗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基层医院尚无条件提供最基础的内镜下止血治疗,对于此类未经内镜止血治疗的Forrest分级满足Ⅱa-Ⅱb的中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