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利政策是公司对盈利进行分配或留存的重要决策问题,既反映了公司的经营情况,也关系到公司的未来生存及长远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再加上特殊的国情和市场环境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着独有的特点,也具有比如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股利支付率整体上偏低等问题,本文认为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受到我国特殊的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本文以西方股利政策理论分析为基础,以前人相关研究为支撑,对公司治理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股利政策较长时间段的描述性统计性分析,发现了我国股利政策在时序性、不同行业、和不同上市板的一些特征,并将其作为了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一。其次,在我国特殊的经济和制度背景下,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并给出实证假设。再次,在研究中选取了我国2007-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综合运用了二值选择logit模型、混合回归、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公司治理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之后进一步对样本公司数据进行分类检验,以更清楚地考察不同效应下(包括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国有企业与中小股东、经理与股东的冲突)公司治理因素对股利政策的影响。最后,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现金股利是我国主要的股利支付方式,但整体支付力度较差,我国公司的股利政策具有一定的时序性特征和行业性特征。实证结果验证了我国的确存在大股东通过发放高股利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并且实际控制人为国有属性的公司也通过倾向发放高现金股利来达成其目标;机构持股比例、管理层持股数量、监事持股数量和管理层薪酬等因素从整体上有利于减少公司代理成本,公司更倾向发放高现金股利;将样本公司分类回归检验发现,机构持股比例、管理层持股数量、监事持股数量和管理层薪酬等因素对股权集中度较低且实际控制人为非国有属性(排除大股东和国有属性的影响)的公司现金股利的影响相比其他公司(对这类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力度没有显著影响)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