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拮抗菌株进行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是一项很有潜力的新型保鲜技术。本研究旨在从灵武长枣果实上分离、筛选抑制果实采后病害的拮抗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以及对长枣果实病害的抑制效果,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优势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从灵武长枣果实伤口、表面、叶片及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5种优势病原菌,分别为黑根霉、青霉、曲霉、交链孢霉和镰刀菌。依据柯赫氏法则证实病原菌的致病性。2.拮抗菌的分离和筛选从枣果表面和伤口分离筛选得到有良好拮抗效果的细菌3株、酵母菌6株,经过离体和活体筛选从中得到1株对果实采后5种优势病原菌有显著抑制效果的酵母菌Y-6。3.酵母菌Y-6的鉴定根据酵母菌Y-6的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确定Y-6的分类地位,初步鉴定菌株Y-6属于真菌门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芽孢菌纲(Blastomycetes),隐球酵母目(Cyptococcates),隐球酵母科(Cyptococcaceae),克勒克酵母属(Kloeckera spp.)的柠檬形克勒克酵母(Kloeckera apiculata)。4.酵母菌Y-6的生物学特性研究酵母菌Y-6的生长过程比较平稳的,基本符合延滞期、对数生长期、稳定生长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适宜生长温度20℃~30℃,最佳培养温度28℃:适宜生长pH5~7,最适生长pH6;最适生长碳源为葡萄糖:最适生长氮源为蛋白胨和酵母膏;影响最大的无机盐为磷酸氢二钾和磷酸二氢钾。5.酵母菌Y-6的抑菌效果当Y-6菌悬液浓度为1.0×10~6~1.0×10~8CFU/mL时,生物防治的效果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分别在接种1.0×10~8CFU/mL Y-6的前48h、24h、2h、0h,后2h、24h、48h接种病原菌,都能维持抑菌效果,拮抗菌的接种时间越早生物防治的效果越明显。6.酵母菌Y-6的拮抗机理初步研究Y-6的滤液和热杀死液对致病霉菌没有抑制作用,说明Y-6不是通过分泌抑菌物质来发挥抑菌作用的;Y-6的细胞悬浮液的抑菌效果强于培养原液,说明Y-6菌株可能是通过营养和空间的竞争来发挥抑菌作用的:Y-6接种到果实伤口后可以迅速适应果实伤口环境,并且能诱导寄主产生抗性物质,使寄主体内抗病相关酶活性产生变化,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提高生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