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大学校园在多次建设浪潮的洗礼下,早期兴建的教学建筑已无法满足当今的教学需求。一方面这些早期教学建筑需要满足历史价值保护的相关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满足人们对教学空间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其保护与更新议题被提出。本文主要以厦门大学八十年代教学建筑为研究对象,首先概述这批建筑的使用现状以及现存问题,然后借鉴建筑改造、校园规划、旧城更新等相关理论总结出针对这批建筑的保护与更新的原则、方法与措施,最后以厦门大学政法大楼扩建项目作为具体案例,分析这些理论的具体运用方法。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及保护与更新的必要性。第一章解释选题的缘由、基本概念,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第二章提出八十年代教学建筑为何需要保护与更新。这一部分属于“提出问题”的阶段。 第二部分是保护与更新方法初探。本部分试图在理论方法的层面上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厦门大学八十年代教学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办法。首先试图借鉴国外比较先进的现代建筑保护经验、制度及措施来探索国内这批建筑的保护模式,然后分析总结更新原则,最后通过对“整体保护”理论、“有机更新”理论和场所精神理论这三个理论的借鉴,探索这批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办法。这一部分属于“提出方法”阶段。 第三部分是保护与更新理论实践。第四章结合厦门大学八十年代教学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工作来论证提出的三个理论使用的适宜性。第五章结合厦大政法大楼扩建项目来使理论的应用具体到操作层面。这一部分属于“解决问题”阶段。 第四部分是总结与展望。这部分主要是对于这样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建筑的保护与更新趋势进行思考与展望,并提供相关的推进思路。这一部分属于“趋势分析”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