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即早基因c-fos、c-jun蛋白在正常、部分去背根和针刺备用根猫的背根节(L6)和脊髓(L3、L5、L6)后角表达的时空变化,以了解c-fos、c-jun与脊髓可塑性及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的关系。 方法:取成年健康雄猫25只。随机分5组:正常对照组、术后7天组和14天组(行单侧部分去背根手术,切除一侧L1-L5,L7-S2背根节,保留L6为备用根,动物于术后分别存活7天、14天后处死)、针刺备用根后7天组和14天组(动物行单侧部分去背根术后,针刺备用背根节外周支配区内的两组穴位:足三里和悬钟,伏兔和三阴交。针刺频率98次/分,时间为30分钟,每15分钟时交换电极,每天针刺1次,每次针刺一组穴位,两组穴位交替进行。动物于术后分别存活7天、14天后处死)。每组选取五只猫。 免疫印迹部分:取正常组一侧、模型组手术侧L6背根节、脊髓L3、L5、L6后角提取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与Mark相对比观察有无c-fos和c-jun抗体特异杂交带,根据反应强弱记录杂交带的染色强度,利用凝胶成象系统分析各组背根节、脊髓(L3、L5、L6)后角中c-fos、c-jun阳性染色区带的光密度值,采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及LSD—q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根据平均光密度值分析,部分去背根术后,在备用背根节中c-jun的蛋白含量与正常组比无差异(P>0.05),在脊髓L3、L5、L6后角的蛋白含量与正常组比显著增加(P<0.01),术后7天组与术后14天组比较无差异(P>0.05);在部分去背根术后,备用背根节中的c-fos的蛋白含量与正常组比无差异(P>0.05),在脊髓L5、L6后角正常组、手术组、针刺组均表达不明显,脊髓L3后角蛋白含量与正常组比显著增加(P<0.01),而在术后7天组与术后14天组比较无差异(P>0.05)。针刺备用根后,在备用背根节和脊髓L3、L5、L6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