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粒径石墨制备纳米聚晶金刚石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_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氏硬度(Hv)大于40 GPa的材料被称为超硬材料。金刚石是典型的超硬材料,因具有优异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近年来,纳米石墨在高温高压(HPHT)下直接合成的纳米聚晶金刚石(Nano Polycrystalline Diamond,NPD),其硬度(Hv>140 GPa)大于单晶金刚石,已成为超硬材料领域的新研究热点。但是制备NPD需要较高的压力(P>15 GPa)和温度(T>1500℃),限制其工业化应用的推广。如何降低其制备所需的温/压条件,是该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和难点。不同微观结构石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具有不同的金刚石相变路径,即相变势垒存在差异。因此,研究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石墨在高温高压下向金刚石的相变条件及机理,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以纳米碳(nm)和微米石墨(μm)两种起始原料,利用高温高压预处理方法在石墨中构建微观组织缺陷,进而在更高的压力条件下制备NPD,研究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相变条件。采用X光衍射(XRD)、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Raman)及维氏硬度测试方法,对预处理的石墨原材料和高温高压下制备的NPD样品进行表征,得到如下研究成果:一、利用高压原位拉曼光谱,研究高压预处理纳米碳的结构稳定性。以纯度为99.5%、粒径为纳米级的碳球为原料,在高压下不同温度预处理后,进而使用金刚石对顶砧(DAC)高压装置,结合Raman光谱研究其压致结构稳定性。实验结果发现,石墨的G峰位置随压力变化,在压力8-9 GPa时变化率达到最大值,说明在此压力区间内预处理后的纳米碳可能发生了相变。随后选取8.3 GPa压力条件对样品进行激光加热(~2000℃)后,发现预处理后的纳米碳开始转变为金刚石。二、纳米碳高温高压制备纳米聚晶金刚石。利用高压原位Raman研究得到的结果,研究不同预处理条件得到的纳米碳制备纳米聚晶金刚石。实验发现不同预处理条件得到的纳米碳在9 GPa,2000℃下保温超过10 min后,XRD对其测试,未发现石墨相。即该条件下预处理的纳米碳均生成了金刚石。维氏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其硬度收敛值为130 GPa左右,比单晶金刚石高8%。该实验中获得的相变压力,远低于已报道的NPD制备压力(15 GPa)。该结果可能的原因是,高温高压预处理,在纳米碳内部构筑出微观组织结构,这些微观结构具有一定的内应力,从而降低了预处理纳米碳向金刚石相变所需的压力。三、微米级石墨高温高压制备纳米聚晶金刚石。使用纯度为99.95%的微米石墨粉作为起始原料,与纳米碳实验部分作为对照,观察预处理对微米石墨的影响以及合成金刚石的相变点。实验结果发现,预处理后的微米石墨在9 GPa开始转变为金刚石,但未完全转变;继续提高温/压条件,在10 GPa,1900℃保温超过15 min时,合成样品的内部仍有少量石墨残留。该结果表明,高温高压预处理在石墨中构建出微观结构,可大幅度降低其相变压力阈值;起始原料粒径越小,越有利于制备出高纯度NPD。
其他文献
在以光伏发电直接消纳为主的同时,充分探索“光伏+”辅助消纳模式,开展全电厨房、电蓄能空调、电锅炉、电动汽车等多种形式的电能替代,进一步优化公共机构能源消费结构为贯彻落实国管局等四部委《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关于大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光热项目的相关要求,
期刊
初中英语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教学方法相对落后,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而没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英语能力停留在书面上,而不能很好的进行表达与应用,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教学方面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对语法的掌握至关重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法的教学,促进学
隧道超前探测也被称作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利用物探或者钻探方法对隧道掌子面后方区域内地质信息做出预测的一项技术。施工方可以利用预测的信息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和防范措施,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地震勘探方法作为隧道超前探测的常用手段,技术发展比较成熟,但仍然存在成像精度低,运算速度慢,难以预报复杂地质构造等不足。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弹性波逆时偏移的隧道超前探测成像方法,并进行
目的:分析医院2019年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情况。方法:抽取开封市陇海医院2019年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300例病历资料,统计其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用药品种、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及用药后伤口愈合情况,分析其预防用药的合理性。结果:300例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围术期抗菌药物未用药30例(10.00%),治疗用药72例(24.00%)以及预防
算子的局部谱、轨道及不变子空间一直是算子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算子的幂正则性作为研究算子的局部谱、轨道及不变子空间等问题的重要工具倍受研究者的重视.若序列(?)是一个次可乘非负序列,即wm+n ≤wmwn,(?)m,n,则极限(?)存在.显然对Banach空间X,若算子T∈L(X),则序列{‖Tn‖}n=1∞次可乘,所以序列{‖Tn‖1/n}n=1∞收敛.但是,对于任意的x∈X,序列{‖Tnx‖}n
由于超导材料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和显著的学术价值,它的相关研究备受关注。层状B-C-N材料由于其插层性质、超导性质和半导体性质可被应用于电池、电容和半导体而被广泛报道。理论研究发现BC2N的带隙极大程度上依赖原子的排布方式,由于层状BC2N的原子排布不同带隙取值范围为0~1.62 e V,类石墨层状BC2N通过插层施主材料而展现出独立的物理性质,如超导等。通过插层的方法可以明显的改变材料的电子分布方
目的:分析医院Ⅱ、Ⅲ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现状及其合理性。方法:抽取医院2020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行Ⅱ、Ⅲ类切口手术患者200例病历,分析与评价其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结果:200例Ⅱ、Ⅲ类切口手术患者中,199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预防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达99.50%,其中以单一用药居多(占90.00%);使用频率TOP 3分别是头孢硫脒
复杂网络在现实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近年来复杂网络理论和应用得到了飞速地发展.复杂网络是由许多具有某种结构且相互独立的节点构成,节点之间的连接具有复杂结构.目前复杂网络的动力学行为,如稳定性,同步和控制等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复杂网络的控制是指利用网络的自身的结构,人为地对网络加以影响,使得网络达到人们所期待的状态.因此提出简单实用的复杂网络控制方法,实现网络控制,是研究的关键.另外在许多的实际
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作为机器学习的热点内容以及深度学习算法之一,已经在图像识别等多个领域成功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为了构造出准确率更高的网络模型,人们往往通过增加卷积神经网络的层数来达到目的,但是这导致计算量强度要求成倍增加,巨大的计算量也在不断逼近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极限.因此减小模型大小和参数量、加快模型的运算速度就成为亟需解决的课题.为解决网络模型规模不断增大的问题,早期的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模型压
魔力尺寸纳米晶体(Magic-Sized Nanocrystals,MSNs)一经出现就迅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这主要归功于它拥有着精确到原子个数的组成,而这些不同于常规量子点的特性使得它比一般的量子点要更稳定。与超小纳米晶体相比,MSNs在组成和尺寸方面都表现出相似的性质,但是它们的吸收峰宽度和生长机制类型并不一样。MSNs的吸收峰很窄,因为它所拥有的原子数量不是任意的,而是可以组成稳定的、紧凑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