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保健食品欣力林片对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功能和机制并对其安全性毒理学进行评价。方法:根据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的要求,利用酒精肝损伤模型和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研究欣力林片对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和机理。功能学研究中,设三个剂量组,剂量为125、250和750mg/kg,分别相当于人推荐量的5、10和30倍。在酒精肝损伤模型中,测定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甘油三脂(TG)含量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在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中,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小鼠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同时用DNA片段化实验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Bax和Bcl-2蛋白表达。按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的要求对欣力林片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30天喂养试验,测定本品的大小鼠最大耐受剂量(MTD值)、大鼠体重、进食量、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脏器重量、脏体比等指标及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最后对欣力林片进行遗传毒理学评价,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在酒精肝损伤模型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肝脏组织中gsh含量降低,tg含量升高,小鼠肝脏细胞脂肪变性得分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说明酒精肝损伤模型成立;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gsh含量升高(p<0.01);中、高2个剂量组tg含量均降低(p<0.05);3个剂量组肝脏细胞脂肪变性得分值均降低(p<0.05或p<0.01)。在ccl4肝损伤模型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中的alt、ast、小鼠肝脏组织中mda含量均升高,小鼠肝脏组织中gsh、gsh-px含量均降低(p<0.05或p<0.01),说明四氯化碳损伤模型成立;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alt、ast含量降低,低、中、高剂量组mda含量降低(p<0.01),高剂量组gsh-px和中、高剂量组gsh含量均降低(p<0.05),小鼠病理组织学结果表明欣力林片对ccl4肝损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dna片段化检测实验中,出现不同梯度的条带;在westernblot实验和免疫组化实验中,bax的蛋白表达下调,bcl-2的蛋白表达上调。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大、小鼠均未出现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且雌雄性大鼠和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均大于18g/kgbw,按照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欣力林片的急性毒性级别为无毒级。在30天喂养试验中,各剂量组大鼠体重、进食量、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鼠脏器外观和病理切片均未发现病理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三个剂量组各项指标均未见与欣力林片相关的明显毒性反应。在ames试验中,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空白对照组回变菌落数的两倍,且各剂量组间无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可知ames实验结果为阴性;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中,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微核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阳性对照组则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可知小鼠骨髓微核实验结果为阴性;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中,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精子畸形率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阳性对照组精子畸形率升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知小鼠精子畸形实验结果为阴性。综上可知,可判定欣力林片遗传毒性实验结果为阴性,表明欣力林片在本实验剂量中无遗传毒性。结论:欣力林片对两种化学性肝损伤均有辅助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或抗氧化作用有关。同时30d喂养试验和三项遗传毒理学试验欣力林片三剂量组均未出现明显的毒性反应。根据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判定,欣力林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且无毒性的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