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沉默——论英格博格·巴赫曼小说《马利纳》中的语言问题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tianfu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初,西方思想界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语言革命——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和以胡塞尔、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的解释学-现象学传统都开始把语言问题作为哲学思考的中心问题。这次“语言转向”思潮席卷了西方几乎所有思想艺术领域,在它的影响下,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渐渐脱离了文学语言的形式论和工具论传统,并形成了一股以语言怀疑和语言危机为主题的文学思潮,其中以思辨文学传统著称的奥地利文学表现尤其突出。从语言怀疑第一人霍夫曼斯塔尔开始,经过里尔克、克劳斯、策兰、巴赫曼、贝恩哈德直到汉特克,奥地利的语言危机文学形成了一条贯穿二十世纪的“沉默之线”。   本文讨论的主题是奥地利女作家英格博格·巴赫曼的长篇小说《马利纳》中的语言问题。巴赫曼深受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和维也纳学派分析性思维的影响,对世纪初的语言转向思潮和语言危机文学有着强烈的关注,同时,巴赫曼还受到奥地利著名作家罗伯特·穆齐尔的影响,接受了他的理性写作思想和可能性的乌托邦理念,另外,巴赫曼在和保罗·策兰的文学交往中获得了一种文学写作的历史性意识,这使得她把对语言思考置于整个二战历史背景中。巴赫曼不仅在文学创作中实践着自己的语言理念,而且还在其法兰克福文学讲座中将之整理为一套文学理论系统。本文将从文本和思想史两个大方面来论述巴赫曼对文学语言的思考和她对“在奥斯威辛之后写作”的历史性探索。   本文主体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对小说《马利纳》的文本分析。这一部分按照小说中出现的三个男性形象来分为三节:第一节“伊万的生活”论述了叙述着的自我陷入了一种语言和写作危机状态,并期望能够通过伊万这个代表着现实生活的爱人形象来获得痊愈,最后爱情的失败意味着生活和艺术之间不可调节的矛盾;第二节“被拔掉的舌头”揭示了女性叙述者的语言危机的根源——战争带来的创伤性体验,父亲这个角色代表着腐败堕落的战争文化,而语言的拯救者——暗示犹太诗人策兰——最终也被战争的持续性伤害所毁灭;第三节“谁是马利纳”通过对马利纳这个人物的影子人特征的分析,得出结论:马利纳是女性写作者的另一半自我,代表着一种理性语言的写作存在。最后理性自我对创伤性病态自我的取代,意味着巴赫曼对一种历史性的暂时的语言危机状态的解决方法,并完成了“在奥斯威辛之后写作”的任务——既能体验暴力历史留下的创伤性痛苦,同时又可以保护自己继续写作的能力。   第二部分是从思想史方面来论述巴赫曼关于新语言和文学继续发展的思考。这一部分分为两节:第一节:论述二十世纪语言转向思潮对巴赫曼文学创作的影响。从尼采开始到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都对巴赫曼的文学语言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巴赫曼放弃诗歌、转向小说创作的思想过程中起到了作用。特别是维特根斯坦和维也纳学派直接催生了巴赫曼的语言界限理念和理性语言思想;第二节是对巴赫曼法兰克福文学讲座的分析,并阐明巴赫曼的“乌托邦式语言”的内涵——跨越现实与乌托邦的可能性语言。巴赫曼以“警醒”和“方向”作为现代写作者的纲领性条件,她认为二十世纪的语言危机就是写作者的生存危机,特别是二战后的写作者,更要带着现实的创伤来改变现实、追求新的语言和新的世界。
其他文献
1965年加州大学的查德(L.A Zadeh)教授提出了著名的模糊集理论,此后许多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家都对模糊语言的现象倾注了大量的关注和心血。可以说关于模糊语言的研究还是一个比
期刊
期刊
本文借用原型批评方法结合小说文本对种族、阶级和社会性别的刻画和描写分析了黑白混血女作家拉森的小说《流沙》和《越界》中女主人翁共同的悲剧根源。文学原型批评方法注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都发生了不同的等级的地震,给当地带来的极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然而经过调查统计却可以看出,直接因为地震原因而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并不多,大多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