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固化成型制品表面裂纹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_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质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产量大、可储存、二氧化碳零排放等优点。生物质能的开发是解决当今世界能源紧张和环境治理的一条新途径。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是将农作物秸秆、稻壳、木屑等松散生物质废弃物压缩成具有一定形状、密度大、能量度高的固体成型燃料。将松散生物质致密化能显著提高生物质的性能,提高其容重和热值,改善燃烧性能,成为商品能源。利用该技术制得的生物质制品品位高、密度大、易运输、易储存、使用方便。然而,制品制成后极易出现开裂、变形等现象。这严重削弱了制品的密实度、耐久性、抗渗水性等物理特性,也不宜运输及储存。同时裂纹还影响制品的美观度,降低产品质量,有悖于发展高品位生物质能的初衷,制约了生物质能的推广利用及市场化。本文针对以上问题,通过生物质固化成型试验,进行成型制品的表面裂纹实验研究;基于弹塑性力学及流变学等理论,以液压式固化成型机为例,应用有限元法的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技术,建立成型模具的力学模型,对成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寻找其应力及形变规律,探讨裂纹形成的根本原因;鉴于制品在挤压成型过程中产生非线性流变学行为,导致脱模后裂纹继续扩展,文中深入研究了生物质材料的蠕变松弛现象及弹性后效产生机理,在分析影响裂纹形成的内外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保压脱模可有效防治裂纹。并通过对实际工况下边界条件的简化处理,基于有限元接触式分析方法,对安装保型筒的生物质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对比没有保型装置时的制品表面裂纹情况,验证保压脱模对改善制品表面裂纹的显著作用。文章用五章的篇幅,从生物质固化成型机理、成型技术、成型试验、建立模型到成型过程数值分析,逐步深入层层展开,详细阐述制品裂纹的形成、发展到改善的相关理论,分析裂纹的产生原因及减少措施。重点探讨了脱模后的残余应力及保压脱模问题,提出弹性后效应力是制品脱模后所受的主要残余应力,论述了保压脱模的作用。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理论的应用及处理方法的正确性。最后综述了全文的工作要点,并对今后的发展作了进一步展望。
其他文献
煤矿回风流中的瓦斯属于低浓度瓦斯,浓度大概只有百分之零点几,难以利用,基本上都是直接排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瓦斯量有200亿m3,为了能让这部分低浓度瓦斯得到充分的利用,现如今
柔性机械臂具有操作灵活、质量轻、耗能低和运动范围广的优点,因此其应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柔性臂系统同时兼有非线性、强耦合和时变的特点,这使得柔性臂的振动
汽车驾驶机器人是一种无需对现有车辆结构进行改装,可无损安装在不同车型的驾驶室内,替代驾驶员进行自动驾驶的智能化机器人。本文在前三代DNC系列驾驶机器人实物样机的研究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现代战场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地雷,作为一种传统的防御型武器,在这场军事变革中获得了新生。以网络化、智能化为特点的现代雷场系统一经出现就成为
为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2002年12月5日,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召开了北京市党史系统学习十六大精神座谈会。现将座谈会上的发言内容摘要刊登如下。 In orde
论文以研究海域褐煤自燃升温实验为切入点,对海域褐煤自然发火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在现场实测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着重研究了海域煤层综放工作面自燃“三
学位
本文阐述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工作原理,借鉴国内一些煤矿利用人员定位系统管理矿山的经验,并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国内金属矿山的具体实情,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为技术核心,设
金有着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金矿资源遍布世界各地,而我国金矿资源以低品位载金矿物为主,选别工艺主要为重选、堆浸、浮选,其中浮选方法以其工艺简单
五重孪晶基于其特殊的晶体对称结构,拥有十分优异的特性。它们不仅能够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等力学性能,还能够改善材料的电学、光学、催化等物理和化学性能,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