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铝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观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rSa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研究表明具有非均匀层状结构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塑性匹配,然而,针对同质非均匀层状结构材料的研究鲜见报道。因此,制备具有非均匀层状结构的同质材料并研究其组织与性能的关系十分重要。本课题以纯度为99.2%退火态纯铝(以下简称2N-Al)为原始材料,利用累积叠轧技术(以下简称ARB工艺)通过控制各层的应变量成功制备了一种同质材料的非均匀层状结构铝/铝多层复合材料,并与传统ARB方式制备的均匀层状材料进行了对比。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技术研究了非均匀层状结构材料叠轧后、等时退火及短时退火后的显微组织演变规律;采用维氏硬度和万能拉伸试验等实验设备研究了不同累积叠轧工艺制备的材料叠轧后和退火后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1)叠轧后(轧制焊合态)的ARB2+ARB6样品中,ARB2层(等效应变量为1.6)和ARB6层(等效应变量为4.8)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0.46?m及0.22?m,具有非均匀层状结构特征。此外,取向差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ARB2层以小角度晶界为主,大角度晶界只有12.4%。而ARB6层以大角度晶界居多,高达61.6%。拉伸测试表明,叠轧后的样品强度显著提高,达到原始退火态样品的4倍以上,但塑性显著下降,总延伸率仅为10%左右。受软质层(ARB2层)的影响,拉伸强度没有传统ARB方式制备的均匀层状结构(ARB6样品)高。(2)退火时,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ARB2+ARB6样品中ARB2层和ARB6层中的晶粒均发生长大,而且ARB6层中的晶粒长大速度明显大于ARB2层,但非均匀层状结构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如在225℃退火30min时,ARB2层中仍存在沿轧制方向拉长的晶粒,ARB6层的晶粒以等轴晶粒为主。这是由于应变量较大的ARB6层中晶粒的储存能较应变量较小的ARB2层高,这些能量在回复再结晶过程中释放,为晶粒的长大提供更大驱动力。此外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ARB2层中的大角度晶界百分数逐渐增加,由最初的12.4%增加到23.1%。而ARB6层中的大角度晶界百分数逐渐减少,由最初的61.6%减少到44.2%并最终趋近于稳定。(3)拉伸试验结果发现随退火温度增加,强度降低,延伸率增加。在高于225℃保温30min时,曲线有屈服降现象;而225℃保温30min时材料的均匀延伸率出现一个突变性提高。(4)在等时热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了短时退火热处理,通过对比250℃和275℃退火5min及225℃和250℃退火30min的ARB2层和ARB6层的晶粒尺寸变化发现ARB2层的晶粒尺寸变化相对较小,ARB6层的晶粒尺寸变化较大,表明对力学性能影响较大的为ARB6层。
其他文献
本文在virtually Gorenstein环上研究了模的相对于Gorenstein投射子范畴与Gorenstein平坦子范畴的相对同调以及Tate同调.全文共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主要
空气静压主轴是超精密加工机床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好坏是机床加工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目前超精密气浮主轴多采用小孔节流轴承支撑和电机驱动,存在承载能力和刚度偏低、电
点染色是指颜色集对图G中各个顶点的一种分配,使得任意两个相邻的顶点被染上不同的颜色.随着四色定理的产生与发展,人们定义了多种多样的非正常染色方法,如列表染色.近来,Dvo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天然防霉剂日益受到重视。烟草、卷烟的霉变是贮烟病害的主要因素,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天然植物精油有着广谱抑菌的特点,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新型
剃齿加工是当前齿轮精加工的主要方法,在齿轮加工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用标准剃齿刀加工被剃齿轮后,被剃齿轮齿面节圆附近会呈现不同程度的“齿形中凹”现象,尤其是在大
Al2O3-ZrO2共晶陶瓷在接近熔点的超高温环境中仍能保持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和化学稳定性,在航空航天等超高温强氧化环境下具有极高的潜在应用价值。长期以来,科研工作者的研究主
随着制造技术、新型材料等航空航天基础研究的发展,模仿像鸟类翅膀一样灵活的变弯度机翼的研究日渐增多。但是,多年来变弯度机翼的发展多受传统刚性材料和传统驱动方式的掣肘
目前,世界经济重心已经向城市群转移,我国所处的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群也在发挥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城市群内部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也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城市群
考布他汀A-4(CA-4)作为一种具有抗癌能力的天然药物分子,在近几年来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CA-4自身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过低,并且对普通细胞具有毒性等原因,在临床治
利用氨气为还原剂的NH3-SCR技术是当前控制柴油机NOx排放的重要技术,考虑到发动机实际运行工况以及SCR系统上游的DPF再生,NH3-SCR催化剂应当具有宽活性温度窗口、高的氮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