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栋与吴派经学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ancom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惠栋是清代学术史上久负盛名的朴学经师,在他的引领下,包括王昶、沈大成、江声、余萧客、王鸣盛、钱大昕、江藩、李林松等在内的吴地学者皆以汉人经说为指归、考证为手段从事经学研究,形成了影响有清一代学风的学术共同体——吴派。惠栋被后来众多学者视作吴派的核心。江声、王鸣盛、钱大昕、江藩、李林松等人除了在学术旨趣、研究方法上充分接受惠栋外,他们研究著作的具体内容也都有惠学的印记。本文以“惠栋与吴派经学研究”为题,以惠栋具体学术著述为线索,将东吴惠氏家族学术宗脉与此后吴派汉学共同体《古文尚书》疑辨、汉易学研究相关联,探讨惠栋学术研究风格的塑形过程,以及他的经学研究对吴地学者乃至乾嘉时年汉学风气产生的具体影响,以期还原惠栋在乾嘉经学史上的地位,并明晰“后惠栋时代”吴派经学研究的发展走向。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明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主体部分共分五章,具体如下:第一章:“惠栋与吴派的兴起”。本章重点考察惠栋的生平资料与乾嘉汉学“吴派”观念兴起的过程。第一节“惠栋生平简述”,以惠栋的主要学术著述为标识,将他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惠栋出生(康熙三十六年,1697)至三十岁(雍正四年,1726)。这一阶段惠栋主要是承继家学并撰作《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第二阶段是惠栋三十一岁(雍正五年,1727)至四十七岁(乾隆八年,1743)。这一阶段惠栋主要是为生计奔波,但在此过程中约历时九年完成了《古文尚书考》。第三阶段是惠栋四十八岁(乾隆九年,1744)至六十二岁(乾隆二十三年,1758)去世。这一阶段惠栋将学术研究的重心转移到汉易学之上,并结交了王鸣盛、钱大昕、戴震等一众学者。他的学术著作也为卢见曾资助而在这一阶段开始陆续刊刻。第二节“吴派观念建构历程述论”,梳理吴派观念从清代至建国后七十年间的建构历程,揭示出家学、师承、交游等多重因素交织,促成了吴门学术共同体的形成。第二章“东吴惠氏‘文人说经’与朴学范式确立”。本章重点考察惠栋对家族学术宗脉的继承,钩沉惠周惕、惠士奇经学研究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联,揭示出东吴惠氏由文学宗脉向经学学脉转变的经过,并展示惠栋由于接续家学的原因训纂王士禛《渔洋山人精华录》,将家族吟咏为重的诗学传统过渡到笺疏为主的诗学研究上。惠栋也藉着经、史注疏手段训纂王士禛《渔洋山人精华录》,为此后的经学考证确立了研究范式。第三章“惠栋与吴派《古文尚书》辨伪”。本章重点论述了惠栋《古文尚书考》的学术成就,并以《古文尚书考》为线索,串联江声《尚书集注音疏》与王鸣盛《尚书后辨》,旨在反映惠栋辨伪东晋《古文尚书》不只在方法上启迪了吴派后学,在具体研究内容上也对吴派经师产生了根本性影响。第四章“惠栋与吴派易学考辨”。本章通过梳理惠栋《易汉学》与《周易本义辨证》,明确惠栋的汉、宋立场对他的易学体系建构的作用,并指出,正是惠栋汉、宋立场的对立与交织,造成了江藩《周易述补》与李林松《周易述补》两部学术倾向侧重不一的同名学术著述得以并行于世,且推动吴派汉学在“后惠栋时代”发展进入不同方向。第五章“吴派研究的再思考”。本章首先从清廷文教政策《圣谕十六条》出发,梳理吴派学者的“异端”观,总括吴门经师的经学研究特色,揭示出吴派经师“异端”观立足于汉儒学说,重视诸子文献的价值、强调“无益于经”皆为异端、推重实学,这些主张均符合清廷文教政策的根本要求。其次通过考察江藩《乐县考》,讨论江藩与扬州学者凌廷堪的学术关系,比较《周易述补》与《乐县考》不同的对话对象,提出江藩青年时期应从属吴派,中年以后当归于扬州学派的意见。
其他文献
艺术魅力,是一个精灵,它是很“鬼”的。艺术具有魅力,原因之一是它飘忽迷离。正如王朝闻所说:“作家对读者‘弄鬼’,不仅是允许的,有时反而是必要的。一览无余的描述,读者对
牙周病防治最常用的方法是有效刷牙、定期检查和洁牙。牙菌斑会在牙面上不断形成和增厚,而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元凶。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和正确的刷牙方法,做到早晚各刷一次牙.饭
《幸福已经满满地》,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一般说来很难获得,但读罢这篇散文,我们信服,也受感动了,因为,我们看到了这种“幸福”的定位。“定位”的核心是一件小事。事并不复
通化县三棵榆树公社是个多雨的山区,玉米面积大,野生植物多,玉米螟历年发生严重。玉米受害后,雄穗、茎杆和穗柄被蛀空,风吹杆折,造成花粉不足,养分损失,粒疵减产。据今年对比
精密可控震源对地发射扫频信号,通过高精度的观测系统获得记录资料,采用专门的数据处理方法来提取信号,获得地下介质的信息.介绍现有的一些数据处理方法,比如匹配滤波、反褶
【原文】“怎么现在才回来?外婆来了。”我贼贼地瞄了瞄妈妈,壮了壮胆,走到桌边坐下。妈盛了饭,往我碗里夹了块鸡翅。现在说是最好的时机。“妈,帮我签个字。”妈放下碗,口气
期刊
品味经典文本语言,可提高学生语言敏感、美感与词语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体会文本蕴含的生命内涵与意义,人生语文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根据语境咬文嚼字、联系文本思路品味语言文字
我国的古籍浩如烟海,据专家估计现存的古书约有十万种。至于历代因天灾(水火虫风)人祸(禁毁、战乱)而失散的,难计其数。古书中十三经、二十四史、诸子百家、名家文集是其精萃
期刊
1984年9月,我随吉林省经济技术考察团赴美国考察玉米生产、贮存和综合利用情况,在美国玉米带逗留多日。9月16日,我们专程去伊利诺斯州访问一个农场。这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养猪
直接免疫胶乳凝集法假阳性及假阴性排除华月琴(苏州医学院附属一院妇产科研究室,江苏苏州215006)关键词直接免疫胶乳法间接血球凝集抑制法促绒毛膜性激素直接免疫胶乳法(立知孕)检测尿HCG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