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属性决策的文本挖掘算法评价与其在产品排名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z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用户生成内容大量增长,其中就包括文本数据。这些文本数据中包含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尽管人们可以理解文本数据,文本数据的数量超过了人力能够处理的上限,为了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人们需要诉诸于能够自动挖掘这些信息的方法。文本挖掘正是这种方法,许多文本挖掘研究被提出,这使得文本挖掘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在一些更复杂的场景中,仍然存在现有研究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属性决策方法,从算法和应用角度解决了文本挖掘中的两个复杂决策问题。这两个问题包括:第一是文本分类中的关键算法选择问题。文本数据的种类多样化与容量海量使得单一的算法评价体系与简单的应用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文本分类也面临着同样的状况。文本分类作为文本挖掘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已经诞生了非常多的方法。在使用文本分类解决某些问题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文本分类方法。这就需要对文本分类方法进行评价,而这些方法的评价通常涉及不止一个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反映的是算法性能的不同方面,一个算法很难在所有评价指标表现最优,仅使用任何一种评价指标来完全衡量一个算法的好坏是有偏的,这使得文本分类中的算法选择成为了一个复杂的决策问题。尤其是在小样本的文本分类问题中,由于文本分类的高维特性,文本分类关键算法除了要保证算法表现外,其稳定性也是重要的衡量标准。第二是基于文本挖掘的产品排名问题。通过产品排名,企业可以确定产品地位,决定定价和竞争策略;消费者可以将排名作为参考指导购物决策。尽管已有少量学者提出了基于文本挖掘方法与在线评论的产品排名方法,能够在人为参与较少的情况下实现产品排名,且这种方法往往比传统方法更具扩展性。它们的思路如下:首先基于在线评论进行文本挖掘得到消费者对产品属性情感方向,再基于情感方向生成产品属性评分,最后使用多属性决策对产品进行综合评分从而得到产品排名。然而,现有方法没有考虑多个平台的评论内容,仅基于单个平台分析的产品排名只能代表一个平台的消费者意见。而来自于不同平台产品评论生成的产品排名不同,用单个平台来反映产品市场口碑是有偏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引入多属性决策方法以及其模糊群决策形式作为解决方案,分别解决了算法评价中的多属性决策问题以及产品排名中的多平台集成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测试了不同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在评价文本分类关键算法中的效果,然后分析了这些关键算法在小样本文本分类问题中的规律性。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提出了多平台的产品排名方法,能够使用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对多个平台的评论内容进行集成再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生成产品排名。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1)首先,我们使用多属性决策方法解决了文本分类关键算法的评价问题。具体包括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小样本文本分类中的特征选择方法的评价涉及多个指标;第二,在传统文本分类流程中,需要同时选择特征选择方法、特征的数量与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多属性决策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除此之外,我们根据实验结果,找到了特征选择方法与分类器表现的一些规律,对后人面对类似问题时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2)针对基于文本挖掘的产品排名研究没有考虑多个平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属性决策的多平台产品排名方法,该方法能够将不同平台的评论内容进行集成,将评论内容转化为可以用于评价产品市场口碑排名的决策矩阵,相比于单个平台,提供更能反映整个市场观点的产品排名结果。另外,在我们提出的排名方法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产品属性改进的优先级生成方法。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多平台产品排名方法和产品属性改进优先级生成方法的有效性。基于我们的再手机市场上的实验分析,我们对不同的手机品牌提出了产品改进和营销方面的建议。(3)针对我们提出的产品排名方法只能集成具有完整产品和属性信息的平台的评论的问题,我们对(2)中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拓展,能够有效处理具有缺失值的决策矩阵,在有缺失值的情况下进行不同平台的集成,相比(2)中提出的方法,更具有一般性,且对于其他具有缺失值的群决策问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引入有缺失值的平台评论,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方法能够有效集成这些有评论缺失的平台的内容。(4)针对不同平台对产品的市场口碑排名具有差异的情况,我们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据此对平台和商家提出了提高产品市场口碑的建议。其中,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评论的格式与平台运营模式。我们通过对比保留与去掉不同格式的评论内容生成的产品市场口碑排名是否会有差异来判断评论格式对市场口碑排序是否有影响。结果表明,对格式的操作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排序变化,排除了评论格式的影响。之后,我们根据不同平台运营模式的差别的讨论,认为运营模式可能是造成产品排名存在差别的原因。针对这一点,我们对平台和商家都提出了一定程度的建议。过去,人们很少用多属性决策方法来解决文本分类中的复杂决策问题,我们的研究弥补了这个缺憾。在方法评价上,我们找到了文本分类方法表现的一些规律,能够给予其他研究者在类似问题上一定程度的参考;在产品排名上,我们提出的方法是较少的将多个平台的评论内容一起考虑的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同时,我们提出的方法,对于理解消费者偏好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前,许多研究文献将2008年的金融危机归因于美国经济的过度虚拟化,2010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要重塑美国工业的辉煌,然而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7年的12.8%进一步下滑至2016、2017年的11.74%和11.6%,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却已恢复到危机爆发前水平。同样,中国也面临日益突出的“脱实向虚”、“重虚轻实”的窘迫局面,在实体经济增速低迷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战略位置,历来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上每个阶段都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中国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中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地方政府GDP增长为核心的官员晋升激励、财税、价格机制等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得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自身利益,经济发展方式更多锁定在“数量速度型”的发展路径上,造成有效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投入产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是中央明确的三大攻坚战重要一环,关乎着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是确保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证经济平稳、高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防范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被列上更为重要的议事日程。其中,理论界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已经积累了不少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成果,但在区域性金融风险方面专门的研究还较少,这方面的探索具有十分紧迫的理
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一些信息不对称,为了缓解这些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委托人需要设计合理的合约和薪酬制度去激励代理人经营项目。在连续时间委托代理框架下,本文将研究带有隐藏行为、带有单个风险控制和带有多个风险控制的道德风险模型,分别讨论存在道德风险和不存在道德风险情况时,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最优策略以及薪酬设计,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相应分析;此外,本文也研究了涉及资产管理问题的连续时间委托代理
工作和家庭作为个体参与的两项最重要的角色领域,其关系历来倍受关注。此前关于二者冲突的研究占据了学术界主流,直至Sieber提出角色累积理论,开辟了工作家庭研究界面的新思路。尤其是Greenhaus和Powell正式提出工作-家庭增益概念并构建起工作-家庭增益双路径模型以来,关于该问题的探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层面都取得了不少成效,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但过往的研究存在一些不一致的结论,对产
2015年2月4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下称《民诉法解释》)提出我国民事诉讼一般情形下之“高度可能性证明标准”,及特殊情形下之“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将“排除合理怀疑”概念直接引入我国民事诉讼领域。由于该标准的产生欠缺足够的理论构建与实践累积的过程,因此,对于该标准“是否适用”的质疑就在所难免。加之,该标准适用近五年来始终未有官方权威的、针对性的进一步解释
2005年《公司法》修订首次确立了司法解散制度,成为股东在公司僵局情况下实现权利救济的重要途径。此后《公司法》在2013年修订时保留了司法解散制度,其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作为公司僵局中股东权利的救济途径,其确立首先体现了公司合同不完
近几年,事业单位和大型公司等单位以临时设立的调查小组、工作小组等小组应对突发性举报的现象频发,并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解决纠纷的反应机制。我们从中抽象出了“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这一概念。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是指,当举报方当事人和被举报方当事人之间存在某种纠纷,举报方当事人未选择向法院诉讼等公力救济和社会救济而是向被举报方当事人所属单位进行举报以及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曝光该举报,而该单位成立临时
旅游过程中,游客不可避免会与其他游客发生社会互动,这种非惯常环境下的遇见、交流和陪伴,能让游客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压力和束缚,满足他们在日常结构化社会中很难实现的社交需求,对身处异地的游客当下的旅游体验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游客间互动为旅游企业提升游客体验提供了除优化旅游产品以外的新方向。以往旅游体验研究大多聚焦旅游世界中游客与旅游吸引物的关系(如游客凝视、感官营销、具身体验等相关成果),以及游客与当地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性是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使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区域发展的统领性战略。面对这一新时代发展背景,需要一种以全体人民为主体进行“协调选择”的新思维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