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A抗体与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以及血小板输注无效关系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u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于肝移植患者术前HLA抗体阳性,肝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是否会升高,仍无较为一致的认识。部分学者认为HLA抗体对于肝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无明确影响。但部分学者认为术后HLA抗体阳性者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显著增高。在本研究的第一部分,我们将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前HLA抗体阳性、术后HLA抗体的变化与肝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关系。 肝移植术前病人较差的凝血功能、贫血状态和血小板减少就会给肝移植手术带来巨大的风险,移植手术作为外科超大型手术,围手术期常需要大量血制品,改善凝血功能、纠正贫血状态和血小板减少、降低手术中出血量和提高重症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存活率。 反复有规律的受血者产生HLA抗体的频率可达50%。HLA抗体还可引起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所谓血小板输注无效是指患者,连续两次以上输血后血小板计数升高不明显或不升,甚至血小板计数较输血前下降,止血效果差,即表现为血小板输注无效。 对于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最好的处理办法是:选择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阴性的血小板输往(包括血小扳和HLA配合)。然而在临床工作的实践中,难免会发生有些病人发生HLA同种免疫反应,又找不到合适供血者的情况,对此种情况的处理是很困难的,首先应当避免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如果发生出血,输注随机献血者或最匹配献血者的血小板(尽管不完全相合)可能会缓解出血严重程度,虽然这时需要更大剂量的血小板。,脾切除手术及血浆置换,效果并不好。所以,有必要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或方法。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甲氧基聚乙二醇-丙酸琥珀酰亚胺(mPEG-SPA)是一种毒性低、可直接用于人体的化学辅料。它可与蛋白质、多肽上的氨基酸高效结合,有效地修饰蛋白质类抗原,并能保持修饰物质结构、性质的稳定。mPEG-SPA可与血小板表面的HLA抗原结合成共价化合物,从而阻断HLA抗原与HLA抗体的结合,阻止形成HLA抗原、抗体复合物,以避免血小板被补体迅速破坏裂解、避免吞噬细胞吞噬该血小板。本文第三部分将进行体外试验探讨mPEG-SPA修饰血小板预防因HLA抗体引起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可行性。 第一章HLA抗体对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发生的影响目的评价肝移植手术前后HLA抗体变化对移植肝脏急性排斥的影响。 方法: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脏移植中心2005年7月~12月间收治需行肝移植患者134例,均接受ABO血型相符合的尸肝移植,手术方式均为无静脉转流的同种异体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后监测肝功能ALT,AST,GGT,TbiL,DbiL等指标,对于可疑发生急性排斥者进行B超引导下肝组织穿刺病理检查,同时做免疫组化染色以排除病毒引起的肝炎复发,根据Banff排斥活动指数明确有无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以及排斥反应发生的程度,对于轻~中度的排斥反应给予增加免疫抑制药物剂量或调整免疫抑制药物方案,对于中~重度的排斥反应给予激素冲击治疗。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Exact检验。检验标准:α=0.05(标准)结果:肝移植术前不同疾病的HLA抗体表达情况与术前HLA抗体对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的影响:134例患者中有5例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排除于本研究外。术前检查显示: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有2例HLA抗体阳性(5%),89例良性肝脏疾病行肝移植患者中,有42例HLA抗体阳性(47.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肝移植术前HLA抗体阳性组(56.8%)与HLA抗体阴性组(25.9%)间急性排斥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肝移植后30天内Pre(+)→post(-)组与Pre(+)→post(+)组急性排斥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0.017(校正),P=0.895)。统计分析显示,在肝移植后30天内术前与术后HLA抗体均为阴性组与术前HLA抗体阴性与术后HLA抗体转为阳性组急性排斥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8.998(校正),P=0.003)。全组病例中无1例因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而需行再次肝移植。 结论:肝移植患者术前HLA抗体阴性而术后HLA抗体转为阳性与术前HLA抗体阳性术后HLA抗体较长时间呈阳性是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原因之一。 第二章肝移植围手术期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影响因素分析目的探讨肝移植围手术期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率及其与HLA抗体的关系。 方法:取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脏移植中心2005年7月至2005年12月间收治需行肝移植的良性肝脏疾病行肝移植患者89例,均接受ABO血型相符合的尸肝移植,手术方式均为无静脉转流的同种异体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做全血常规检查以了解患者血小板计数情况。在肝移植手术后、情况相对平稳、无活动性出血的时期,若患者血小扳数低于50×109/L虽无活动性出血但仍存在潜在出血部位,血小板过低仍需要输注血小板使之提高至50×109/L。对所有输注血小板后的患者于血小板完毕后1小时和24小时采集上肢静脉血3ml,做全血常规检查了解血小板计数改变情况并分别计算输注后1小时和24小时的血小板增加修正值(CCI)以评估有无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所有患者于手术前,在空腹、静卧条件下用无抗凝真空采血管采集上肢静脉血3ml,离心、分离后血清用于检测HLA抗体。对非免疫性PTR,给予对因治疗并增加血小板输注剂量,对于HLA抗体阳性的患者输注PLT仍处于PTR状态者,给予输注HLA抗体交叉配型阴性的血小板。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记量资料的比较采用u检验、t检验。检验标准:α=0.05(标准)结果: 89例良性肝脏疾病行肝移植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的平均值为:(40.2±6.7)×109/L,与正常血小板计数参考值低限100×109/L比较,经u检验统计分析显示,P=XXX,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89例良性肝脏疾病行肝移植患者中,有58例因血小板减少需输注血小板,其中共有24例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占41.4%;20例为非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4例为HLA抗体引起的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 结论: 血小板输注无效在肝移植围手术期仍有较高的发生率为41.4%,其中非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占总发生率的83.3%,HLA抗体引起的免疫源性血小板输注无效仅占总发生率的16.7%。免疫源性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较其他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发病率为低,出现此现象可能与肝移植围手术期中使用大剂量的免疫移植药物有关。 第三章mPEG修饰血小板表面HLA抗原目的研究mPEG有效修饰血小板表面HLA抗原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2005年10月15日~2005年12月30日广州市中心血站的30例HLA-A2抗原阳性单采法制备浓缩的血小板悬液,取每例浓缩的血小板悬液10ml并将浓缩的血小板以41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用RPMI1640洗2次,调整血小板的密度至2×109/L(每2×109/L血小板中所含白细胞<1个),备用。采用浓度梯度法对血小板悬液进行化学修饰。修饰后的血小板用RPMI1640洗涤2次,并调整细胞密度为2×109/L左右。分别将血小板悬液和经mPEG-SPA修饰的血小板悬液,与抗HLA-A2的单价抗血清按1∶1的体积比置22℃3h,再置4℃过夜,对抗HLA-A2抗体进行吸收。取出,以4100r/min离心5min,吸取上清液,分别称为血清3及血清4。然后微量混合淋巴细胞毒试验。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记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标准:α=0.05(标准)结果:血清1、血清2的微量混合淋巴细胞毒试验的结果,同阳性内对照积分制的得分均为6~8分;血清4的微量混合淋巴细胞毒试验的结果是28例得分为6~8分,2例得分为4分。血清3的微量混合淋巴细胞毒试验结果,同阴性内对照积分制的得分均为0分。血清3组的得分为0~2分,与其他各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mPEG修饰前后的血小板分别做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未经mPEG修饰的血小板聚集率为(51.21±6.72)%,mPEG修饰后血小板聚集率为(47.39±3.72)%,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为显著性(P>0.05)。 结论:经mPEG-SPA修饰的血小板,其表面HLA-A2抗原的抗原性可被有效遮蔽,且经修饰过后血小板的聚集功能没有受到影响。 结论: 1肝移植患者术前HLA抗体阳性组较肝移植患者术前HLA抗体阴性组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率高,肝移植患者术前HLA抗体阳性提示患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几率较高。术后HLA抗体较长时间呈阳性是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原因之一。 2肝移植围手术期发生因HLA抗体阳性所致的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必须输注HLA配型相合的血小板或CDC交叉配型阴性的血小板。免疫源性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较其他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发病率为低,出现此现象可能与肝移植围手术期中使用大剂量的免疫移植药物有关。 3经mPEG-SPA修饰的血小板,其表面HLA-A2抗原的抗原性可被有效遮蔽,且经修饰过后血小板的聚集功能没有受到影响。此方法可能有助于解决血小板临床配型的难题。
其他文献
摘要:朗读是一把钥匙,打开理解的锁;朗读是一种调味品,可以使学生兴味盎然;朗读是一支兴奋剂,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初中語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地朗读。把学生引入最优的朗读情境,让朗读教学重新焕发出她应有的风采。因此教师需掌握朗读指导技巧才能把理念物化到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重视朗读  学习语文,历来都非常重视朗读。  想起大学时期,每每跟着苍颜白发的老先生摇头晃脑地读着
摘要:大学课程中越来越多地开设了大学书法艺术教育的课程,艺术教育一词也被炒出了热度。技术性实用性较高的课程可能会被更多的选择,可是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功能性都是不容小觑的。本文主要以书法艺术教育为例具体讲述艺术教育在实践中的具体效果,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艺术教育;书法;实践与思考  书法作为艺术教育,是隶属于通识教育的一个分支。而通识教育对于人的提升一般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而
摘要:近年来,在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办学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尽管如此,目前我国高校校企合作办学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寻找相关解决办法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高校校企合作办学的现状与困境,并对此提出了合理对策,希望为高校校企合作办学困境找到出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困境;出路  随着国家对高校教育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种类型的高校蜂拥而起,培养并输出了大量的专业型人才。但与此同时,也
摘要:责任感在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学生人格社会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感不仅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开发与其他方面的发展,而且其本身就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良好个性品质的有机组成。中职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当重视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为祖国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  關键词:辅导员;责任感;培养;教育  一、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当今的大学生,他们缺乏实干精神,重视自我需
摘要: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与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交软件、娱乐性或功能性软件被应用在教育上。微课在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及发展空间,而本文主要基于微课的概念及特征,在分析大学英语在微课中应用的基础之上,对大学英语微课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质量改善策略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系列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微课;微课质量;影响因素  随着现代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微博、博客、微信、易信、face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中国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直接影响生态发展,因此,需要给予重视。对生态文明意识与生态文明行为关系进行分析,从大学生生态行为改变与大学生道德素质提高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生态文明行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日益给予重视。越来越多的个人与组织积极参与到环境保
摘要:在教育形式的不断改革下,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了目前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心理咨询服务成为了高校发展中的主要部分,而由于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中环境和咨询对象的特殊性,使这样的心理咨询服务往往没有起到较为理想的作用,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在高职学生的心理咨询服务当中采取SFBT模式。本文结合SFBT的概念和其适用情况,对高职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中的SFBT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