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薯蓣属植物分子亲缘关系及白薯莨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ch1987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薯蓣属植物(Genus Dioscorea)是一类重要的植物,在我国约有70种,其中许多植物是重要的药用资源植物。目前薯蓣属的亲缘关系研究还要许多不清楚的地方,其中许多植物的化学成分还有待于研究。基于此,本文对薯蓣属10种植物开展了分子亲缘关系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其中的重要药用植物山药的9个品种进行了DNA条形码分析。此外,还对薯蓣属植物白薯莨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利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10种薯蓣属植物的亲缘关系,通过计算10种薯蓣属植物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10种薯蓣属植物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能明显的分为两类,较原始的根状茎组植物与复叶组植物亲缘关系较近,顶生翅组与周生翅组植物亲缘关系较近。对薯蓣属药材DNA提取得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来源的山药品种进行DNA条形码分析。优化后的提取方法能够很好地获得适合做条形码分析的薯蓣属药材DNA。选取matK序列对不同品种山药进行DNA条形码鉴定,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迅速鉴别山药的混伪品,结合参考序列,能为鉴别山药的物种来源提供有力依据。采用DNA条形码方法研究薯蓣属植物分子亲缘关系,从GeneBank下载薯蓣属植物条形码候选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候选序列能为薯蓣属植物分类争议的解决提供有效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薯蓣属植物存在的分类争议进行解释。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色谱、大孔树脂吸附色谱等分离手段,对白薯莨不同极性部位进行了系统地分离,从中共分离得到15个单体化合物。通过质谱、1H-NMR、13C-NMR等方法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一烷(1),β-谷甾醇(3),十六烷酸(4),十八烷酸(7),香草酸(11),丁香酸(12),环-(缬,亮)-二肽(13),原儿茶酸(14),2-呋喃甲酸(15)。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15为首次从薯蓣属属植物中分到的。以上研究结果对于薯蓣属植物亲缘关系及其化学成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尾静脉注射LPS构建内毒素血症大鼠模型,基于TLR4、MAPK、NF-κB三条重要的炎症信号通路进行研究,探究大黄黄芩药对对内毒素血症大鼠治疗的分子作用机制,并对比实验室前期对单味药物的研究找出药对合用的优势,对临床使用大黄黄芩提供可靠的药理学依据。方法:1.实验动物依据基础体温随机分组,并设置4h和6h两个时间点进行取样观察。以大黄黄芩水提物高剂量(相当于生药4.5g·Kg~(-1))和低
<正>团台州市委高度重视特色小镇团的建设;在台州大地上,特色小镇团建正发出生机,已经形成一大批团建的"青春集群"……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当一个
提高肿瘤组织对化疗的敏感性,保护正常组织免受化疗的损害从而减轻毒副反应无疑是提高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芪酵粉(FAP)系采用中药黄芪经液体深层发酵后低温干燥并进行
该课题旨在研究莲房原花青素(Procyanidinsfromtheseedpodofthelotus,LSPC)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以为其进一步的开发研究提供实验基础.结论:1.LSPC对异丙肾上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能.该研究共收集了32个不同产地的白术样品,经过形态学鉴定,其中31
目的:现已有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肌顿抑及最严重的不可逆的心肌细胞凋亡和坏死.由于认识到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想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需要关注两个基本要点:一是明确教学目标;二是明确所教学生的学习特点.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引导下,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体验方
目的:  本实验主要研究水飞蓟宾对美沙酮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为水飞蓟宾与美沙酮的联合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20只大鼠随机分成四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长期
目的构建力度可控性滚轮微针并研究其在大面积皮肤药物吸收中的影响。方法1.构建力度可控性滚轮微针,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法考察其力度可控性,Franz扩散池法考察释药重现性,Score法测定皮肤刺激性;Franz扩散池法、亚甲蓝染色、CLSM法筛选微针密度、使用力度及不同处理次数;TEWL法、激光多普勒法考察微针对健康裸鼠、健康人体及瘢痕病人皮肤的刺激性。2.采用洗脱法、组织匀浆法比较微针及注射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