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Fs衍生物负载铜、镍氧化物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th_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化石能源豹消耗日趋增加,同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让人们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并在积极寻求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方面达成共识。在新能源产业中,燃料电池作为主力军被广泛研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能量密度高、启动时间短且对环境友好,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目前在DMFC中最常用且有效的催化剂是贵金属铂(Pt)基催化剂,但要推动其商业化进程还需解决催化剂成本高昂、储量有限、易中毒、MOR活性较低和阴极甲醇渗透等主要问题。因此,研究和发展低成本、高催化效率的ORR催化剂和MOR催化剂载体对促进DMFC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制备了两种MOR和ORR催化活性均高于商业Pt/C的催化剂,并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了材料的物理表征,包括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KPS)、接触角、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同时还通过电化学手段进行了材料的MOR/ORR性能测试,包括循环伏安测试(CV)、线性伏安测试(LSV)、交流阻抗测试(EIS)和旋转环盘电极测试(RRDE)。
  本文以CoZn-ZIFs为模板,首先在N2气氛下热解前驱体并用盐酸(HCl)加以刻蚀,接着加入Cu(NO3)2·6H2O并在300-500℃下进行二次煅烧来合成了Co3O4@NPC/CuO催化剂并用于ORR,再通过硼氢化钠还原法将Pt纳米粒子均匀负载到其表面得到Pt-Co3O4@NPC/CuO催化剂并用于MOR。对于阴极ORR,Co3O4@NPC/CuO-400(400℃)表现出比商业Pt/C(10wt.%)更佳的ORR活性和稳定性,还原峰电位和半波电位分别达到0.82V和0.83V。在ORR过程中,Co3O4@NPC/CuO-400的高比表面积和介孔结构有利于物质的传输和活性位点的暴露。CuO纳米粒子不仅能够提供ORR可能需要的可变价态(Cu0、Cu+和Cu2+),而且可以充当高活性物质(Co2+)的保护层,从而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对于阳极MOR,Pt-Co3O4@NPC/CuO-400(5wt.%)具有远高于Pt/C的质量活性,达到1947mAmgPt-1。在MOR过程中,Co3O4@NPC/CuO-400载体的高比表面积有效提高了Pt纳米粒子的分散性,从而显著地减少了Pt纳米粒子在反应过程中的脱落和团聚。金属(Pt)与金属氧化物(CuO)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削弱了中间产物COads在Pt活性位点上的吸附强度,从而有效促进Pt表面活性位的释放以增强MOR催化活性。
  本文以CoZn-ZIFs为模板,首先在高温(950℃)下热解该前驱体,接着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存在下,加入水热合成的NiO纳米片前驱体,并在300-500℃下进行二次煅烧来合成了CoOx@NGC/NiO催化剂并用于ORR,再通过硼氢化钠还原法将Pt纳米粒子均匀负载到其表面得到Pt-CoOx@NGC/NiO催化剂用于MOR。对于ORR,CoOx@NGC/NiO-400(400℃)具有比商业Pt/C(10wt.%)更加优异的ORR活性和稳定性,还原峰电位和半波电位分别达到0.84V和0.85V。在ORR过程中,三维花状结构提供的高比表面积和介孔结构为O2、电解质和电荷转移提供了传输通道。电子从Co原子转移到C原子时会降低碳表面的局域功函数,有利于O2的吸附。对于MOR,Pt-CoOx@NGC/NiO-400(5wt.%)的质量活性达到1645mAmgPt-1,是Pt/C的2.4倍。CoOx@NGC/NiO-400表面的Co3+/Co2+和Ni3+/Ni2+二元固态氧化还原对能够提供丰富的活性位点。CoOx@NGC/NiO-400载体的高比表面积有助于Pt纳米粒子的分散以提高MOR活性。
  本文使用ZIFs作为模板,通过两步热解-氧化法来制备双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其具有优异的ORR/MOR催化活性,表明这类催化剂在DMFC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工程(HEPS-TF)是“十三五”规划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开展的关键技术研究内容。HEPS-BPIX3探测器是应用在HEPS上的像素阵列探测器,它在HEPS-BPIX2探测器的基础上使用TSV工艺替代wirebonding引线键合封装完成芯片与PCB基板的键合,从而减小探测无效区域。HEPS-BPIX3样机的像素数从1M提升到1.44M,同时探测器在1.2kHz帧率
建设中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其增强器电源的输出电流是带直流偏置的周期性(1Hz)正弦波或梯形波波形。通常,大型高能加速器电源系统的供电普遍采用专用变压器形成独立的供电系统,提高该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对整个加速器供电系统功率因数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带直流偏置的交流磁铁电源的功率因数是该电源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增强器电源在设计时需要采取措施改善和提高网侧功率因数并减小电源产生的谐波电流。
学位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arge High Altitude Air Shower Observatory,LHAASO)是中国针对宇宙线探测研究的新一代大型实验项目。LHAASO依靠高海拔优势,减小大气层的吸收干扰,通过多种探测技术对宇宙线开展大规模、全天候的观测,实现甚高能宇宙线谱的完整一致测量,完成探索高能宇宙线起源和高能粒子天体物理前沿研究的科学目标。  LHAASO实验的稳定运行需要前端电
1997年Benvenuti等人发现钛(Ti)、锆(Zr)和钒(V)三元合金组成的薄膜吸气剂可以在200℃下烘烤4小时后对真空中的气体分子具有明显的吸附效果,不久之后这种非蒸散型吸气剂(non-evaporation getter,简称NEG)薄膜在真空和加速器工业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NEG薄膜在室温下即具有吸气性能,但是当其表层以化学吸附的形式吸附有太多气体分子时,性能就会因为有效表面积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直线加速器物理设计。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是由高能所承建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建设地点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它由一台储存环、一台增强器、一台直线加速器和连接三台加速器的输运线构成。其中,直线加速器包含电子枪、聚束系统和主直线加速器。聚束系统由次谐波腔SHB1和SHB2、驻波预聚束器PB、行波聚束器BUN、一根3米长常温等梯度行波加速结构A1、22个用于横向聚束的螺线管以及束
硅光电倍增器(Silicon Multiplier,SiPM)是一种新型固态光电转换器,其工作原理是工作于盖革模式下的光电二极管阵列。与传统的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相比,SiPM不仅具有类似的高增益,高光子探测效率和出色的时间响应等优点;此外,SiPM还具有工作电压低、结构紧凑、对磁场不敏感等优势。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SiPM最初的高暗计数与高相关噪声的
氟盐冷却高温堆是结合了多种反应堆优势提出的一种第四代反应堆,其技术特点为:使用包覆燃料颗粒作为燃料,熔融氟盐作为冷却剂,更多采用非能动安全设计,借鉴成熟的反应堆常规岛设计和能量转换系统。评估认为,氟盐冷却高温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经济性、可持续性和防核扩散性,具有很高的商业可行性。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是当前反应堆发展的一大热点,因为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能满足更广大用户和更灵活的用电需求。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同步辐射硬X射线微纳探针技术作为微纳米领域的一种重要测试手段,由于具有纳米级分辨力,被广泛用在材料、生物、化学等研究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纳米科技的发展。与此同时,纳米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纳米材料、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对纳米聚焦系统的技术研究和功能扩展也提出了较大挑战。这些挑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纳米聚焦系统的空间分辨和精度是衡量纳米聚焦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二是纳米聚焦系统的控制技术是确保纳米级快速扫描
球床式氟盐冷却高温堆是第四代反应堆之一,结合了高温气冷堆和熔盐堆的优点,因具有较高经济性、本征安全性而备受推崇。堆芯中燃料球随机堆积形成的球床结构受熔盐流动、外力等因素影响发生变化而影响堆芯稳定性。目前针对球床堆积规律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还不够充分,已有干燥环境中的球床堆积规律研究结果不适用于高温熔盐环境。开展液态环境下的堆芯球床规律的研究和模拟,是球床式氟盐冷却高温堆研发和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食物垃圾(FW)是一种未开发的资源,具有很高的资源回收能力。在暗发酵(DF)中使用FW作为底物被广泛研究,因为FW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和水分,如脂质、淀粉和蛋白质。暗发酵具有从食物垃圾中生产高价值副产物生产的能力,如乳酸(LA),氢(H2),醇(EtOH),短链脂肪酸和甲烷。此外,已经证明氢是有前景的能源之一,对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至关重要。另外,VFA也被广泛应用,如作为替代碳源的利用。  本研究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