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德宗教哲学的调和性维度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ong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论文是关于康德宗教哲学,我试图用调和性的维度进行解读,所谓调和性维度是基于康德批判哲学现象与物自体的二元对立,康德运用知性思维方式去试图调和其二元对立的哲学体系的一种尝试。康德宗教哲学虽然研究者众多,但是基本都是将其宗教哲学当作其道德哲学的补充,这样并没有突出康德宗教哲学对于其整个批判哲学体系的重要性。本文认为康德宗教哲学在调和性维度的视角下可以彰显其在康德整体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即它并不属于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而是实践哲学(道德与自由)与理论哲学(幸福与自然)的统一。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背景,主要从宗教史、哲学史、思想史的角度阐述了重要思想流派与思想家对康德宗教哲学的影响。笔者认为自然神论是康德宗教哲学的重要背景,康德学术生涯早期也是一名自然神论者。休谟的彻底怀疑论促使康德对理性进行了反思与批判,同时休谟对理性神学地批判还促使康德将宗教的根基从知识理性领域转移到实践理性领域,这为康德宗教哲学发挥调和性维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启蒙运动让康德始终坚信理性的价值,但是理性异化的弊端以及卢梭情感主义对启蒙理性专制的批判,也促使康德更加注重人性,这对康德宗教哲学发挥调和性维度,即试图在理性自由的基础上实现与现象界(幸福)的统一产生了深远影响。康德对哲学史中唯理论与经验论进行了继承与批判,创造性地提出了先验的观念论与经验的实在论,形成了现象与物自体二元分立的批判哲学。在此基础上康德对历史上上帝存在的证明方式进行了批判,指出历史上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之所以无效是因为混淆了现象与物自体的界限,将知识论中只具有调和作用的上帝的理念深入到本体领域,于是就产生了先验的幻想。本文第二章从实践哲学领域论述康德宗教哲学的调和性维度。从调和的前提、调和的基础、调和的对象、调和的结果等方面论述了其宗教哲学调和性维度的实质。重点论述了调和的基础自由,调和的对象幸福与道德及其辩证关系,调和的过程上帝悬设,及调和的结果德福关系的变化,并得出结论康德宗教哲学在实践领域实现了从自由本体去统摄经验现象界幸福的自上而下的调和。本文第三章试图在具体的宗教学领域及在自然目的论视野中论述康德宗教哲学的调和性维度,这种调和性维度可以理解为上帝在现象界的显现过程。在康德人性论中,上帝显现在弃恶趋善的人心中。在伦理共同体的教会中,上帝之国显现在不断趋向自由的人的联合中。在对圣经的道德解读及对一切伪侍奉地批判中,上帝显现在历史信仰到教会信仰的诠释中。实际上这种显现唤起的是人的道德(自由)的本质,这表明康德宗教哲学的立足点已经不仅仅是抽象的实践主体而是世界整体及处在世界整体中人的历史与文化,上帝的显现导向的依然是道德(自由)的本体领域。如果说在实践哲学中康德的宗教哲学展现的是自上而下的调和(上帝的悬设),那么在具体的宗教领域与自然目的论中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调和(上帝的显现),两者最终的归宿都是道德与自由。本文第四章试图将康德宗教哲学的调和性维度融合在康德提出的希望哲学的视野中。康德将希望问题归结为宗教学回答的问题本质上体现了希望哲学与其宗教哲学的同构性,本文通过分析康德希望问题的结构,即以自由为基础,以至善为最终的对象,性质即实践与理论的统一体,得出希望,上帝,至善三者本质上都具有一种调和性的维度,都是康德对其二元对立的自由(本体)与幸福(现象)调和的尝试。本文第五章总结了康德宗教哲学调和性维度暴露的知性化思维模式,并在信仰与理性的角度阐述了黑格尔对康德宗教哲学的扬弃。本文的结语即“知性中摇摆的自由宗教”试图对康德宗教哲学调和性维度进行简单的总结,即从内容上看调和性维度彰显了康德宗教哲学自由的本性,而在方法论上看这种调和实质上是一种知性化的处理方式。
其他文献
β地中海贫血是由于β珠蛋白基因HBB突变导致正常β-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或缺失的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是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之一,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9000万的β地贫携带者,占全球人口1.5%左右。β地贫也是我国南方地区发病率最高、影响最大的致死、致残性血液类遗传病。广东省地贫基因携带率高达16.83%,发病率约7.8%,重症死亡率约3%,据统计,仅广东地区每年重型β地贫患儿的出生数约为4000人,
分析喷雾机械及其喷头技术存在问题,并结合撞击流理论特点及撞击式喷头研究状况,提出将撞击流理论应用于植保喷头技术开发领域,设计一种基于射流和撞击流耦合作用的对冲喷头(或对冲扇形喷头),以改善扇形喷头在喷雾作业时存在的雾滴谱较宽、粒径均匀性较差等不足,为智能化精准喷雾机械装备研制提供技术支持。论文在分析射流破碎雾化和撞击流破碎雾化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对冲喷头的雾化机理,雾化过程的分裂区经历三次雾化,即扰
随着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技术的成熟,遥感卫星呈现出星座化的发展趋势。通过遥感星座中多颗卫星组网观测,大大缩短了卫星的重访周期,满足了对重点区域的多时相观测需求,提供了海量的SAR图像数据。其中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AR,Pol SAR)通过发射和接收不同极化方式的雷达波,能够同时获取多通道的SAR数据,丰富了地物散射信
显花植物的性别系统是丰富多样的。这其中,多数的被子植物都是完全两性,开完整的两性花(带有功能性雌蕊和雄蕊)。除此之外,单性花植物在被子植物中也占有一定比例,可能是演化自它们原始的两性花先祖。在单性花植物中,遗传信息精准调控花器官发育保证种群内性别分化的稳定性。然而不同单性花植物性别决定机制并不相同。单全异株的番木瓜是研究遗传和环境因素介导性别决定的理想材料。它具有三种性别,且经常出现性别反转现象。
为提高石油产品输送过程中的管道输量、降低管输摩阻损失、提高管输效率和经济效益,通常的应对方法是在管道中添加少量油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减阻剂。聚α烯烃作为一种常见的油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减阻剂,在成品油湍流流动中添加百万分之一的剂量便能显著地降低湍流中的能量耗散。本论文针对聚α烯烃在成品油中的湍流减阻进行了研究,其内容分为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两大部分:实验部分采用了作者自行设计的湍流平板流变测量装置和Anto
本文围绕“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多重维度”这一论题,在吸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建设理论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为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它的立足点是“新时代”,关键点是“文化建设”,重点是“维度”,主要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时代维度、哲学维度、政治维度、科学维度和道德维度五个部分来对新时代文化建设展开探讨。第一部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时代维度。本部分主要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等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的相关应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用户需求的升级,以栅格瓦片地图为代表的电子地图在用户交互性、样式灵活性、图片分辨率等方面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将矢量数据和瓦片技术相结合构造矢量瓦片地图,可以较好地弥补栅格瓦片地图的不足。如今,矢量瓦片地图的相关研究日渐成为网络电子地图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研究热点之一。但是,现有的矢量瓦片地图自身也存在一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