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粤港澳闪电定位资料的有效性,通过将2007-2012年广州人工触发闪电以及2009-2012年广州高建筑物自然闪电的高分辨率观测资料与闪电定位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对闪电定位系统的探测效率和探测精度参数进行了客观评估。为了进一步分析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升级对定位资料一致性的影响,采用网格法雷电参数统计方法,对定位系统升级前后以及珠江三角洲中心区域及总区域之间的闪电定位资料分布差异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2007年-2012年期间,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对真实闪电事件的探测效率为83%(83/100);对回击事件的探测效率为61%(168/277);平均定位误差算术平均值为1730m,几何平均值为730m(134个样本)。(2)2008-2011年期间闪电定位系统对回击电流幅值的估算结果平均比真实值约低30%,而2012年闪电定位系统对回击电流幅值的估算结果比真实值高了大约3倍。(3)粤港澳闪电定位资料月份分布主要集中在4-9月,与华南地区降水月份分布特征比较吻合。与周边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主要的正地闪比例高值集中区域,地闪密度值也相对较高,但平均回击电流峰值相对较低。(4)总体上,2012年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探测子站大幅度增加后,探测范围和定位精度均有明显提升,但对回击电流幅值的估算呈现异常偏大,另外对粤西、粤北、粤东等偏远地区的探测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