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十四五规划中,党中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新的发展阶段,新型农村社区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完善农村治理体系发挥着巨大作用。2006年以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村庄合并的形式在我国多地广泛开展。但近年来,在社区建设中出现“一刀切”式的合并、搬迁的情况,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脱离当地实际,引发广大农村群众的不满。因此,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人居环境研究则尤为关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四五规划中,党中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新的发展阶段,新型农村社区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完善农村治理体系发挥着巨大作用。2006年以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村庄合并的形式在我国多地广泛开展。但近年来,在社区建设中出现“一刀切”式的合并、搬迁的情况,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脱离当地实际,引发广大农村群众的不满。因此,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人居环境研究则尤为关键。通过研究,能够及时发现当下存在的问题,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农村社区人居环境建设。本研究主要围绕陵城区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人居环境满意度特征及其空间分异展开研究。在居民感知视角下,以实地调研为基础,构建新型农村社区人居环境满意度的评价指标,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居民满意度展开研究。同时,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对满意度特征进行空间探索,进而提出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与建议。通过对村庄合并下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陵城区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人居环境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属于满意层次。各系统层居民满意度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社区氛围、住宅环境、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2)因素重要性推导模型显示,空气质量、水质状况、保暖隔热、环卫设施、燃气设施、供水排水、医疗卫生与物价水平8项为陵城区新型农村社区人居环境亟需改善(高重要性-低满意度)的要素。(3)居民性别、年龄、年收入以及文化程度会对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人居环境满意度产生影响。男性、年长、中等收入以及低文化程度的社区居民满意度较高。(4)满意度得分的空间差异上,陵城区各乡镇居民人居环境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临齐街道、产业合作区、经济开发区、丁庄镇、糜镇、边临镇、徽王庄镇、于集乡、郑家寨镇、义渡口镇、前孙镇、神头镇、宋家镇以及滋镇。(5)空间联系研究中,陵城区各乡镇居民人居环境满意度空间布局上存在显著的正自相关。局部莫兰指数研究发现,丁庄镇、经济开发区、产业合作区、边临镇以及临齐街道满意度呈现出高-高聚集(HH)趋势,而郑家寨镇、滋镇、神头镇、义渡口镇、徽王庄镇、前孙镇与宋家镇满意度则是低低聚集(LL)。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与发现的问题分别从科学规划;排查弱项;满足居民需求;强化政策引领;增强居民主体意识五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其他文献
铝合金摩托车轮毂大多由铝合金轮毂基体与钢制花键套复合铸造而成,因两种金属的传热属性差异,铸造过程参数控制不佳则有可能导致双金属接合处间隙过大,影响产品可靠性。因此,必须准确检测出瑕疵产品以防流入市场,引发骑行安全事故。传统检测方式为:检测人员在花键套接缝处涂覆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油墨,并对花键套人工施加载荷,加载过程中观察油墨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轮毂的接缝间隙情况。课题委托单位-今飞集团每年产铝合金摩托
衍射是光的传输本性,衍射导致光束在传输过程中空间分布发生扩散。但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人们需要一种能在自由空间传播中形态稳定的光束。无衍射光束概念的提出,为实现光束稳定传输指明了方向。无衍射光束本性上是波动方程的一个特解,在笛卡尔坐标系、极坐标系、椭圆坐标系和抛物坐标系这四个不同坐标系下求解波动方程,获得了简谐光束、Bessel光束、Mathieu光束、Parabolic光束四种无衍射光束。根据阶次
化石燃料大量消耗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促使全球努力探索环保、可持续替代能源作为新的能源载体。氢气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环境友好等特点而被认为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燃料。在众多的制氢技术中,电解水制氢被认为是短时间大规模生产高纯度氢气且对环境危害小的最佳方法。电解水的过程包括两个半反应,即制备氢气的析氢反应(HER,阴极)和产生氧气的析氧反应(OER,阳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电解水系统需求的
城市体系中的空间组织关系是城市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作为城市体系规划的基础性指导理论之一,中心地理论均质无差别的前提假设在当前中国城市体系研究与规划实践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性。随着城市群内部区域一体化纵深发展,城市微观层面的联系不断增强,多层级的网络体系正逐渐成为城市群空间布局与发展的更优选择。基于中心地体系与城市网络体系的对比研究,重新认知传统中心地理论下的城市关系及其空间组织,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网联车辆可以与交叉口控制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为交通管制提供新的优化策略。但在未来几年内,智能网联车辆的普及率仍然较低,智能网联车辆与传统车辆混行的状态是必经阶段,并且很有可能长期处于这一阶段。研究混行条件下智能网联车辆行驶轨迹与交叉口协同控制,对于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强化学习技术和-7)0)(69)4)9)2)算法对混行条件下编队行
近年来适合人体与便携式电子设备结合的电子织物的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可穿戴发光器件由于其在可穿戴照明、显示、视觉传感和时尚娱乐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极大的关注。目前基于织物制备的可穿戴发光器件主要有无机发光二极管(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聚合物发光电化学电池(PLEC)和交流电致发光(ACEL)器件。由于ACEL器件具有结构简单、机械稳定性好的优点,织物基ACEL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是光响应功能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些分子显示出独特的光诱导变色性质,可广泛用于设计多功能分子机器和智能材料。但是,这类传统光致变色材料在聚集态或固态下都表现出荧光猝灭(Aggregation-Induced Quenching,ACQ)问题,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幸运的是,唐本忠院士提出的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