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布什政府的对台政策(2001~2004)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ch1987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的主旨是,在简要回顾小布什政府第一个任期对台政策演变脉络的基础上,发现和挖掘其对台政策的变化和连续性,总结对我处理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该文的分析基本上是围绕着两个层次展开的。第一个层次是小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演变过程。这是一个由初期的向台湾倾斜、提升美台实质性关系到理性回归的过程。 第二个层次是美国“阻独”压力的加大。追求“台独”的民进党上台执政,使中美台三角关系结构出现了实质性的变化,小布什政府是第一个系统性面对这些问题的政府。 在以上两个层次的制约下,小布什政府的对台政策在保持美国对台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显示了自己的特色。 小布什政府对台政策在以下几个方面维持了连续性: (一)美国对台政策从属于美国对华战略。 (二)包含着内在的矛盾,呈现“双轨”性。 (三)靠这种内在的矛盾性,借助于“战略模糊”,对两岸制造“双重威慑”,谋求维持现状,“不统不独”。 (四)在政策实施手段上,以台海稳定和维持现状为中心坐标,在两岸间玩弄平衡手法。归结起来,就是依靠美国对台政策内涵的两面性和模糊性,追求美国的最大战略利益和最大灵活性。 小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特色,也就是其变化和突破的地方,基本上根源于台湾岛内单方面挑衅的言行对美国对台政策的冲击。小布什上台初期的对台政策走入困境,其“不统不独不战”的政策底线受到严峻考验。在这种情势下,维护现状稳定,保持台海局势稳定,成为小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重中之重。其对台政策调整和变化主要是技术层面的。 (一)“战略模糊”呈现技术化清晰。为了预防台海局势失控,防止把美国拖下水,小布什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所谓“双重威慑”的力度,明确用“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的政策表达对“战略模糊”的清晰化。但是,这种技术上的“双重威慑”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战略模糊”的实质。 (二)美国“阻独”压力加大,困难加重。台湾当局已经成为“麻烦制造者”。美国的危机感增强,陷入了“阻独”的空前压力之中。 (三)形势的变化和美国危机处理的仓卒应对,使得美国过分强调现状稳定,将和平绝对化。美国“一个中国”政策的内容进一步“空心化”。 回顾和分析小布什政府的对台政策,对处理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该文认识到,由于当前中美台关系结构中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因素,台湾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过程;必须将中美利益共同体变得坚实稳固起来,最大限度利用美国的影响力和牵制作用,在台湾问题上为我所用;美国靠不住,台湾问题要靠两岸的中国人自己解决;对美适度斗争,保持压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台湾不仅是一个被动者,它也有主动性;树立大陆军事威慑的可信性,是赢得和平和时间,保持主动性的基础。
其他文献
私营企业主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中的一个新兴阶层,他们在现有的政治框架内实现了多种形式的政治参与,呈现出一些引人注目的特点。在一些地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出现了值得警惕
"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土地问题。在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激活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有效机制,对它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当然,
生态文明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式,是一种摒弃原有传统文明糟粕的高层次绿色文明形式。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及并单篇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
20世纪90年代以后,区域一体化发展在全球化进程的促动下已明显加快,强化区域整合已成为众多国家参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策略。东北亚区域具有增强区域经济整合的有关经济要素优势
所有权保留是起源于罗马法上的一项古老制度,以其独特的移转所有权的形式和担保功能在现代信用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受到青睐,世界多数国家当前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实质上基本都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