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的主旨是,在简要回顾小布什政府第一个任期对台政策演变脉络的基础上,发现和挖掘其对台政策的变化和连续性,总结对我处理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该文的分析基本上是围绕着两个层次展开的。第一个层次是小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演变过程。这是一个由初期的向台湾倾斜、提升美台实质性关系到理性回归的过程。
第二个层次是美国“阻独”压力的加大。追求“台独”的民进党上台执政,使中美台三角关系结构出现了实质性的变化,小布什政府是第一个系统性面对这些问题的政府。
在以上两个层次的制约下,小布什政府的对台政策在保持美国对台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显示了自己的特色。
小布什政府对台政策在以下几个方面维持了连续性:
(一)美国对台政策从属于美国对华战略。
(二)包含着内在的矛盾,呈现“双轨”性。
(三)靠这种内在的矛盾性,借助于“战略模糊”,对两岸制造“双重威慑”,谋求维持现状,“不统不独”。
(四)在政策实施手段上,以台海稳定和维持现状为中心坐标,在两岸间玩弄平衡手法。归结起来,就是依靠美国对台政策内涵的两面性和模糊性,追求美国的最大战略利益和最大灵活性。
小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特色,也就是其变化和突破的地方,基本上根源于台湾岛内单方面挑衅的言行对美国对台政策的冲击。小布什上台初期的对台政策走入困境,其“不统不独不战”的政策底线受到严峻考验。在这种情势下,维护现状稳定,保持台海局势稳定,成为小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重中之重。其对台政策调整和变化主要是技术层面的。
(一)“战略模糊”呈现技术化清晰。为了预防台海局势失控,防止把美国拖下水,小布什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所谓“双重威慑”的力度,明确用“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的政策表达对“战略模糊”的清晰化。但是,这种技术上的“双重威慑”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战略模糊”的实质。
(二)美国“阻独”压力加大,困难加重。台湾当局已经成为“麻烦制造者”。美国的危机感增强,陷入了“阻独”的空前压力之中。
(三)形势的变化和美国危机处理的仓卒应对,使得美国过分强调现状稳定,将和平绝对化。美国“一个中国”政策的内容进一步“空心化”。
回顾和分析小布什政府的对台政策,对处理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该文认识到,由于当前中美台关系结构中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因素,台湾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过程;必须将中美利益共同体变得坚实稳固起来,最大限度利用美国的影响力和牵制作用,在台湾问题上为我所用;美国靠不住,台湾问题要靠两岸的中国人自己解决;对美适度斗争,保持压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台湾不仅是一个被动者,它也有主动性;树立大陆军事威慑的可信性,是赢得和平和时间,保持主动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