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从基督教伦理的角度研究莱因霍尔德·尼布尔的社会公正思想。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展开:第一,社会的结构性罪恶是人本身的罪所造成的。尼布尔的政治思想是建立在基督教神学人性论之上的,他认为社会罪恶的唯一来源便是人的罪。人的罪主要表现为自私和傲慢之罪,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团体沾染上个人的罪,团体严重的罪使得它在掌握优势力量后总是倾向于压迫和剥削其他团体和个人,由此便生成一种不公正的关系。团体将它的私利神圣化,利用制度、文化及暴力机器企图一直维系这种非理性的不公正关系,就形成了社会结构性罪恶。第二,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应该加以区分。尼布尔的社会公正思想是在二者区分的基础上展开的。他认为个人道德以无私作为最高的道德理想,而社会道德以公正作为最高的道德理想,个人道德要高于社会道德。第三,实现社会公正可利用的三种资源理性道德、社会强制、宗教信仰,三种资源各有局限性,仅仅倾向于一种方式难以实现社会公正。因此,尼布尔强调三种资源的综合使用。尼布尔认为彻底消除社会中的罪恶及不公是不可能的,因此,一切的秩序都是不稳定的。人绝不可能通过他自己努力实现理想的社会,但人实现更高形式的正义和更稳定的和平却是可能的。他认为人应该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应该更加谦卑、宽容、节制,对圣灵抱有信仰和盼望,以超越历史的悲剧。第四,相比其他思想家的社会公正思想,尼布尔将宗教信仰用于解释社会罪恶的形成和社会公正的实现,具有巨大的独创性,对我国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尼布尔思想对我们是有启示的,他对人的罪的强调,让我们不得不放弃对人性的天真的幻想。让我们意识到仅用道德去约束权力是远远不够。制度、法律虽然可能会降低效率,但用制度、法律约束权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抵御权力被激情和利益的腐化。尼布尔对德性的强调,对我们解决当前出现的一些道德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他对团体的不信任,让我们不至于过于服从团体权威,而失去道德自由;他对谦卑和节制的强调,让我们不至于沉溺于非理性的自由,而在道德上过于放纵。最后,尼布尔的社会公正思想是建立在西方社会经验基础之上的,必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尼布尔可能过高的估计宗教信仰的作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宗教信仰也有被激情和私利腐化的可能。尼布尔提出人们应该努力的克制他的自私冲动,尽力做到爱他人,以实现理想的社会,但是人似乎并没有这样强大的动力去这样做,反而多数人更愿意自己获利,他论述的政治神学思想似乎没有提供足够动力让人克制过分的自利而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