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体语法近年来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主张从语体角度透视语法现象,并从语法特征角度谈论语体。本研究的重点是:将语体语法理论引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以含有同一个语素、具有同义关系的单双音节动词为例,观察这类动词带宾语时在不同语体中的使用差异,希望为这类动词的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启发。通过对语体相关理论的归纳,结合对外汉语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教学的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明确把语体语法引入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可行性:一,语体语法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带来了新气象,且语体意识确实对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存在影响;二,对外汉语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教学仍有困境存在。本研究将“语体”概念定性为实际交往中产生的语言的功能变体,主张从“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角度区分语体,并依据一定条件筛选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较高使用度的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我们在所选取的典型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语料中,考察这些动词在不同语体中的使用情况,计算得出它们在两种语体里的使用频率作为对比项,得出主要结论:一组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带宾语时,书面语体倾向于选用双音节动词,反之口语语体中则单音节词出现较多;与此对应,双音节动词在书面语体中更具有活力,而现代汉语中使用率极高的单音节动词则比较不受限制,但还是在口语中使用频率更高。总的来说,书面语体和双音节动词、口语语体和单音节动词,各自呈现出双向选择的倾向。结合对外汉语教学,从所收集到的汉语学习者口语、书面语语料观察其中这类同义动词的使用差别情况,发现同样的一组同义动词在不同语体中的使用差异不如在现代汉语中的显著,使用中有偏误现象存在。文章最后针对这类动词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期望能对对外汉语中教学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