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偷语”现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dayang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偷语”,是指在诗人在创作中有意无意地直接引用或化用他人诗中的词句。严格意义上的“偷语”应指经书、典故及民族共同语之外的其他的语言的模仿与借用。中唐诗僧皎然将偷诗行为概括为“三偷”,并认为三者中,“偷语”最为“钝贼”。“偷语”起源较早,汉魏时期的诗作屡屡可见对前期创作的模仿。至唐,随着诗歌创作的繁荣,“偷语”也开始兴盛起来。诗人大胆从别人的诗作中借词语、借句式甚至有时候全句都被套用到了自己的诗作中。唐诗的“偷语”,目的、效果各不相同,个别成功的“偷语”使得原句大大增色,甚至锻炼出了不少名句,为人赞赏。唐代“偷语”盛行的原因很多,它既是诗人的主观刻意,也是文化本身发展继承的规律使然。人们对“偷语”的评价一直不高,经常发表言说蔑视、反对偷语,宋人更是大肆、公开地“偷”,即便如此,宋人又总结出了“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创作秘籍。这说明,“偷语”也许不像皎然所断定的那样是“钝贼”。它是文学创作继承与革新的必然途径,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学习的文化现象之一。本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文献综述,对“偷语”进行概念辨析,交代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概括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综述“偷语”现象研究的现状。第一章简述“偷语”现象的产生与发展。本章从先秦、两汉开始,在《古诗十九首》和汉乐府中探寻“偷语”现象的萌芽,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诗歌中的“偷语”,引出对唐代“偷语”现象研究。第二章对唐诗中“偷语”现象进行分析。本章着重探求唐诗“偷语”的形式、目的以及其偷得的效果。第一节谈及“偷语”在唐诗中的盛行情况。第二节将“偷语”的形式进行分类。第三节将“偷语”目的总结为语而偷,为意而偷,为势而偷。第四节分析唐诗中“偷语”的效果。第三章对唐诗“偷语”盛行原因及唐人对“偷语”的态度。第一节论述文学发展的“继承”规律。第二节阐释词汇和意象的发展对“偷语”的影响。第三节总结了唐人对“偷语”现象的不同态度。虽然大多文人对其极力反对,但唐诗“偷语”之例不胜枚举,无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第四章总结了唐后“偷语”现象。本章主要通过对唐代之后各朝代文学创作中“偷语”现象的研究,证明唐代之后,“偷语”现象一直存在,并涉及到不同文学体裁。第一节介绍宋代“集句诗”的发展。第二节以江西诗派的“点铁成金”之说引出宋人对“偷语”的尊崇。第三节以《牡丹亭》、《红楼梦》为研究蓝本,论述戏曲、小说中“偷语”现象的存在。第六部分为结论,总结以上章节内容,得出“偷语”现象不是单纯的剽窃和抄袭,而是有创新的袭用,是一种文化符号,给予“偷语”现象公允的评价。
其他文献
文章首先对国外农业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回顾,重点从农业保险的外部性、农业保险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农业保险的经营技术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国内农业保险研究进行了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社会老龄化,许多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猝死等发病率日益增加,为减少意外的发生,人们需要一种无创检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工作面粉尘产生量对工人健康的影响越来越严重[1],采煤、掘进、转载、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给井下员工和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危害。煤层注
给出奇异积分方程阿贝尔方程的一种技巧解法,作累次积分及变量替换推出此方程的解式,提出一个注记,拓展了求解积分方程的思路。变量替换、积分变换是求解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的一
近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储备逐渐减少以及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可持续发展政策也越来越普及。因而,生物基和生物降解的材料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关注。将聚多糖纳米晶添加到天然
【正】音乐传播的发展历程音乐是一种情感信息传递的载体,它的传播要依赖于某种介质作为载体,即使是口头传播也不能例外。中国古代乐谱记录的出现是技术传播的起步,但充其量
基于保护国有资产和掌握控股权目的的股权分置设计,一方面孕育了中国的资本市场,另一方面却日渐成为资本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和资金融通作用的束缚。为了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
LCZ理论将城市热气候原理"转译"为友好易读的城市形态语言,为规划师提供了基于城市气候原则,有助于形成基于城市气候的规划与设计导引,具备从减缓城市热岛视角促进绿色生态城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将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由于高职传媒类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度耦合性,探索其高职传
目的:探究护理个案追踪法在造影剂外渗个案中的应用效果。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射科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178例。结果:本研究中,于我院射科进行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