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并不断被张扬的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其理论基础涉及到生态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学科。本文研究的主旨是从人文生态角度探讨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还必须有相应的社会意识,让公众接受并参与,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发达国家从经济发展和人的行为对自然的破坏方面,逐步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问题,而发展中国家从人口需求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压力方面,同时也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问题,都意识到加强人文生态建设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可持续发展和人文生态都是一个新兴的社会科学课题,搜集材料以及对使用材料的考订,就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特别对生态学与中国可持续发展发展的关系以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问题从本质上加以考查论证。然后进行历史比较,包括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纵向研究是从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研究,从普通生态学到环境生态学再到人文生态的研究,横向研究是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学关系,人文生态与生态哲学的研究。进而结合我国的实际,从分析到综合、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阐述生态哲学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作用。主要的研究内容是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学的密切关系出发,挖掘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内涵,分析我国可持续发展人文生态的实践,提升出可持续发展人文生态的核心——生态哲学,并以此指导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建设。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七章。第一章:绪论,从问题的提出、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以及可行性等方面来阐述人文生态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第二章: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学,着重从生态学科、生态危机意识、生态系统论三个方面来论述生态学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想平台。第三章: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内涵,从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属性、人文生态意识、人文生态体系和人文生态准则四个方面加以论证。第四章: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实践,包括人文生态实践的依据、原则和指标选择三个方面。第五章:可持续发展人文生态的核心——生态哲学,生态哲学是可持续发展人文生态的理论升华,对可持续发展人文生态意识和生活意识有重要引导作用。第六章: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建设,从生态学原理出发,利用科技手段,依靠法律和政策保障,结合产业基础加强人文生态建设,是顺利事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第七章:结论与展望,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展望未来我们坚定信心。人文生态是人文社会科学与生态学、环境科学等有机融合而升华出来社会意识,是可持续发展社会意识的重要内容,是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理性认识,使人类觉悟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生态学与人文融合,即人文生态意识,是一种全面、协调、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当代中国的发展论断,如“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都是挖掘了生态学的精华——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人文生态为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