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放线菌的纤维素酶产生条件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ssdd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香菇发酵料中分离筛选了一株具有纤维素酶活力的放线菌-EⅡ,该菌株经初步鉴定为属于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其形态特征为:PDA上菌落浅粉红色,圆形,培养24h表面较粘,多褶皱,边缘不规则,在多数固体培养基上菌落中心区有不规则脊状物,其上由放射状沟纹分隔开,边缘的培养基凹陷,培养基湿度大的时候,菌落容易扩散,甚至在培养基表面扩展成一层,基内菌丝大量生长,气生菌丝生长较弱,几乎不生长,或只在培养基表面扩展,并很快分化为亚球形菌或小杆菌,孢囊在菌落的表面和边缘形成,生长初期孢子能运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比较EⅡ菌株对碳源、氮源的利用以及各种无机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确定最适合的发酵培养基的配方;采用DNS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力,探索出EⅡ菌株最佳产酶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培养温度为50℃,pH6.0、装液量100mL(500mL三角瓶),发酵周期48h为宜;添加低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NaCL对产酶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而葡萄糖的存在对产酶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初步研究确定EⅡ菌株所产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酶反应最适温度50℃,pH6.0.在优化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的基础上,EⅡ菌株的最大酶活力可以达到1.06IU/mL.
其他文献
有机磷诱导的迟发性神经病(OPIDN)是发生在人和敏感动物中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在神经毒性有机磷化合物(OP)染毒一周后开始出现的以周围神经为主的轴突变性。OP
该文描述了利用生物信息学构建了一套DNA序列分析系统,并将该系统成功应用于中国1﹪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组的项目中.该系统适合于大规模DNA测序分析.可以对测序过
溶菌酶(Lysozyme,EC3.2.1.17),又称胞壁质酶(muramidase)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是英国细菌学家A.Fleming于1922年在鼻粘液中发现的强力杀菌物质,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弄清
该研究通过脑室注射AngⅡ,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观察AngⅡ对成年雄性大鼠下丘脑内侧基底部组织(MBH)GnRH及其受体mRNA含量的影响.用RIA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睾酮,观察
该论文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马铃薯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vora.)亲和、非亲和互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对交替呼吸途径的发生运行,以及参与交替氧化酶表
目的:  心肌梗塞后及时恢复缺血区的血供(再灌注)是挽救缺血心肌的必需步骤,但该过程中伴随着严重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再灌注初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大量释放被
肿瘤抑制基因p16(MTS1/CDKN2/INK4a)定位于第号染色体短臂2区1带,编码一种细胞周期调节蛋白.既往认为抑癌基因失活有两条途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物质丢失(杂合性丢失或纯合性
痛觉诱发电位是神经系统应答疼痛刺激引发的时相性脑诱发电位,它具有毫秒级的高时间分辨率,对于中枢痛觉处理过程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以往的诱发电位分析均依赖传统的叠
转移核糖核酸(transfer RNA,tRNA)是细胞中参与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分子之一。tRNA上的核苷酸存在广泛转录后修饰,这些修饰对于tRNA在细胞内发挥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位于反密码
植物与昆虫之间的关系微妙而复杂,互利共生关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它影响了物种的进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具有特殊意义。榕树和传粉榕小蜂是研究植物与昆虫之间的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