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重视扶贫的发展中国家,提前实现了贫困人口减半的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上年的7017万人减少到557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上年的7.2%下降到5.7%。看似每年减少1000万的贫困人口很容易,殊不知由于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扶贫愈发困难。为了达成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及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扶贫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而志愿服务作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方式,利用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参与到精准扶贫中,能够形成全社会参与扶贫的新格局。精准扶贫是志愿服务的历史使命,其需要发挥志愿服务的独特优势。但是,志愿服务扶贫不是万能的,它只会在特定的领域发挥作用,诸如健康扶贫、产业扶贫和旅游扶贫等领域。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对专业的志愿服务组织——乐施会通过志愿服务减贫的方式进行了介绍,并对其经验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为我国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精准扶贫提供经验借鉴。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提炼,提出了志愿者参与扶贫需要政策、资金、培训和保险四方面保障。同时,文章还对志愿服务与政府、企业和公众在扶贫过程中如何协作、实现扶贫力量最大化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笔者对志愿服务如何更好地参与扶贫做了总结与思考:我国志愿服务参与扶贫尚处于起步阶段,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使志愿服务成为扶贫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志愿服务参与精准扶贫”这一选题是文章的主要创新之处。“志愿服务”、“精准扶贫”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但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还较少。笔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和提炼,提出志愿服务参与扶贫的保障机制和互动机制。同时,志愿服务扶贫改进意见并没有拘泥于单一层面,而是系统考虑了整个扶贫环境,从政府、社会、志愿组织和志愿者等多个层面,提出了加强志愿者素质建设、培育专业扶贫志愿服务组织、建立信息化平台和加强志愿服务扶贫监督管理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