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衡平法浅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wang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衡平法是英国法律渊源之一,其对于英国法律制度之发展、演变意义重大。但是,至今我们对其许多重要理论问题仍存在模糊认识。本文的目的在于阐述衡平法发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以便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衡平法的产生。衡平法的产生以普通法为背景。自英国普通法体系形成以后,严格的令状制度和刻板的诉讼程序严重束缚了普通法的发展。虽然普通法中有“拟制”的方法弥补自身的不足,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在14世纪,随着英国社会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普通法僵化的体制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衡平法的出现正是当时客观社会条件变化之结果。纠纷当事人对于普通法机制的不满导致出现了许多诉诸国王的请求,而这种请求由国王交给大法官公署依“公正”“良心”等原则处理,衡平法的管辖权就这样发展了起来。在英国历史上,适用衡平法的司法机构有大法官法院、上诉衡平法院和恳请法院,其中最重要的是大法官法院(也称为衡平法院)。大法官在最初行使管辖权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运用的法律不同于普通法,即英国衡平法在其发展之初与普通法有密切的联系。第二部分为衡平法的性质与格言。衡平法的出现不是为了破坏普通法的体系,而是为了弥补其不足。衡平法的性质集中体现在衡平法的格言中。本文详细介绍了衡平法比较重要的12项格言,从这些格言中我们可以了解衡平法的特点。第三部分为衡平法之内容。衡平法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衡平法所创设的新的权利,这主要指用益制和信托制之下受益人的权利,以及赎回权。另一方面是衡平法的救济手段,包括禁令、特定履行、更正和撤销等等。在论文的第四部分阐述了衡平法与普通法之关系。这两大法律体系的关系,笔者以1875年为界分别进行分析。在衡平法出现的早期,衡平法与普通法之间的冲突是存在的,这是一种特殊的司法权力在开始扩张时必然会经历的过程,但这种冲突不是衡平法与普通法之间的全面冲突,而是在某些领域出现的。随着衡平法体系的稳定,衡平法与普通法之间的关系在司法实践中被以一种规范的手段加以处理,这包括法官对法律关系的审查。在1873-1875<WP=3>年司法条例出台后,二者的关系在制定法上有了明确的解释,即按照司法条例的规定,当衡平法与普通法出现冲突时,衡平法应当优先。但是1873-1875年司法条例这一规定,在实践中的作用我们应有客观和全面的认识。论文的第五部分为结语。在结语部分,笔者以前面的论述为基础,对于衡平法在英国社会和法律制度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总结。笔者认为,衡平法的出现与发展对于英国社会经济的进步,特别是对于英国土地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衡平法这一法律渊源对于弥补普通法的不足,促进普通法的变革有重要作用,它对于英国法律体系特征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他文献
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数学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门学科,各行各业都需要数学。人们必须具有相当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才能适应信息时代
【正】 侯宝林是我国著名喜剧艺术家、杰出的相声表演大师。他对相声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相声界也颇有“师承有源,无不宗侯”的情况。因此,研究他的艺术风格和
油船、储油罐以及液体化工原料储藏罐等都需要液位测量系统对舱(罐)内的液体货物进行监控和计量。高精度液位测量对各种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保证各种液体货物的安全
选取江苏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部分天然地震与人工爆破波形数据,通过波形对比分析、震幅比以及频谱等方面的对比发现两者之间不同之处。把这些不同的方法应用到数字地震台网实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宣教对体检中心高血压高危人群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体检的高血压高危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在企业进行并购重组活动中,如何进行与目标企业的管理整合的设计与实施,以实现收购方与被收购方的融合,从而推动企业并购重组的成功实施。 第一章从理论上对
本文以语言学理论为依托,从语言文字规范角度出发,对当前语言文字应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加以剖析。首先列举了充斥我们生活各个方面的种种错误事例,然后将各种现象进行分类归纳,通
目的:探讨即刻负载条件下,RGD多肽涂层对微型支抗种植体一骨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8只新西兰大白兔,左侧胫骨平行植入2枚附着RGD多肽涂层微支抗种植体,右侧为2枚未经RGD
尤金·奥尼尔作为:“美国现代悲剧之父”一生共创作了50余部戏剧。他借鉴古希腊悲剧优秀成果,把他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蕴含在悲剧人物的心灵世界中,通过丰富细腻的心理变化及其人
"孤证不能定案"如今是诉讼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司法实务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为多数人所认同。但实际上,我国法律从未对其作出定义和认可。"孤证不能定案"在实践中发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