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信息安全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把整个世界连为一个整体,并且不断地改变着经济、社会、文化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但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方便、高效和信息共享的同时,也给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了许多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网络信息安全中的主体因素入手分析,以及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制约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做研究,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论述如何从技术、管理、社会及法律等多个层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安全综合保障体系,引导网络信息向着更安全、更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方向发展,确保我国网络信息的整体安全。 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基本概况和特征。通过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提出、文化背景,哲学地位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加上不断出现的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使得网络信息安全成为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作为中介系统的信息与信息中主体作用的特点。以流动的虚拟的方式和人的类的存在方式(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呈现,人们通过主体客体化(网络空间中人们不断重塑自我,确认主体)和客体主体化活动(身体不在场导致的网络空间结构的平面化;网络人际互动塑造的虚拟、流动的时空结构。导致了网络空间中网络与主体的互塑,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突显了人的主体性。 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认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安全形势并不十分令人乐观,主要存在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有害信息、网络犯罪、网络政治颠覆等五大问题和技术不高、意识不强、管理机制不足等三大制约因素。 第四章着重论述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安全主体保障体系。作者认为,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比技术防护层面和一般社会管理层面更高层的问题,它必须是一个全社会的综合集成体系,只有通过健全网络信息安全主体的管理体系,大力开发自主网络安全主体核心技术、、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主体的法律意识、加强对主体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等多种途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安全综合保障体系,才能确保我国网络信息的整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