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安全中的主体因素的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信息安全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把整个世界连为一个整体,并且不断地改变着经济、社会、文化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但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方便、高效和信息共享的同时,也给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了许多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网络信息安全中的主体因素入手分析,以及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制约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做研究,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论述如何从技术、管理、社会及法律等多个层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安全综合保障体系,引导网络信息向着更安全、更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方向发展,确保我国网络信息的整体安全。 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基本概况和特征。通过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提出、文化背景,哲学地位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加上不断出现的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使得网络信息安全成为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作为中介系统的信息与信息中主体作用的特点。以流动的虚拟的方式和人的类的存在方式(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呈现,人们通过主体客体化(网络空间中人们不断重塑自我,确认主体)和客体主体化活动(身体不在场导致的网络空间结构的平面化;网络人际互动塑造的虚拟、流动的时空结构。导致了网络空间中网络与主体的互塑,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突显了人的主体性。 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认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安全形势并不十分令人乐观,主要存在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有害信息、网络犯罪、网络政治颠覆等五大问题和技术不高、意识不强、管理机制不足等三大制约因素。 第四章着重论述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安全主体保障体系。作者认为,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比技术防护层面和一般社会管理层面更高层的问题,它必须是一个全社会的综合集成体系,只有通过健全网络信息安全主体的管理体系,大力开发自主网络安全主体核心技术、、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主体的法律意识、加强对主体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等多种途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安全综合保障体系,才能确保我国网络信息的整体安全。
其他文献
在现代社会中,不可否认,科学技术不仅作为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由于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其逐渐
西方自由主义自洛克以来的基本传统是把自由看作“不受他人武断意志的强制”这种状态,即把自由仅当作以自主性为核心基质的个人自由,和建立在个人自由基础上的政治自由。这种自
自由,或者说个人自由,是构建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之一。一个社会能够允许个人自由的程度往往是衡量该社会是否取得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而言论自由则是个人自由的主要表现形
阿鲁科尔沁部是元太祖弟哈撒儿后裔部民所组成的科尔沁部落之一。明末清初史书多称为“阿禄蒙古”。北元中后期隶属于中央察哈尔万户之管辖。1630年(天聪四年),该部首领穆彰率
理性与非理性犹如人之精神的两翼是密不可分的,可是在人类的认识和实践中,人们却普遍地认为只有理性才是指导人类走向正途的唯一灯塔。尤其是20世纪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