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类犯罪的完成形态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fly5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法中存在这样一类犯罪,其基本行为模式是:行为人基于一定的目的对受害人实施了“暴力”“胁迫”等行为,受害人由于遭受了“暴力”“胁迫”,可能实施或者实际实施了一些原本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行为,从而行为人被刑法认定为犯罪。符合该行为特征的罪名在《刑法》中共有七个,分别是强制穿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服饰、标志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强迫交易罪、强迫劳动罪、强迫卖血罪、强迫他人吸毒罪、强迫卖淫罪,因其中强迫罪名居多,故称之为“强迫”类犯罪。此类犯罪由于参与主体具有“多重性”且暴力程度具有“有限性”,因而受害人实际行为与否,对于行为人犯罪行为的完成形态的认定是否具有影响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全文以符合情况的裁判文书和理论检索为研究基点,首先对“强迫”类犯罪的完成形态认定在目前的司法认定和理论聚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检视,其次在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从“应然+实然”的双层面进行问题的解决论证,最后将检验思路和得出的结论重新应用于具体的法律适用中。除引言、结语外,全文由三个部分组成,基本遵循“何为强迫类犯罪及其基本特征——强迫类犯罪完成形态认定的司法和理论问题及分析——‘应然层面的语义解释+实然层面的法益检验’及其具体法律适用路径”的逻辑思路。全文共计约45000字。第一部分为概念提出:“强迫”类犯罪的内涵界定和特征分析。该部分主要是介绍了“强迫”类犯罪的提出缘由和内涵界定。在甄别日本《刑法》中“胁迫”“强要”“强盗”的概念的基础之上,认为我国的“强迫”类犯罪就是指行为人基于一定的目的对受害人实施了“暴力”“胁迫”行为,受害人由于遭受了“暴力”“胁迫”,可能实施或者实际实施了一些原本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行为,从而行为人被刑法认定为犯罪。在明晰概念之后,进一步界定该类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主体的多重性”和“强制程度的有限性”。第二部分为现状检视:完成形态认定中的司法现状及理论现状。该部分主要是将符合概念定义的罪名,以案例的方式对此类犯罪的司法现状进行了检视,认为该类犯罪目前存在同案不同判、同类案件不同判、上诉率及二审改判率高、说理率高但是坚持观点不一且说理质量不高、辩护意见发表率高但采纳率较低等问题。通过理论展示对理论现状进行了检视,认为在目前的理论研究中,理论种类丰富但是均欠缺论证、说服力不足,总体来看司法与理论存在脱节,理论不能指导司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认定,现状混乱的根本原因是,从形式层面来看是由于对于“强迫”的行为性质未能厘清,从实质层面来看是基于对“强迫”类犯罪中各罪名的法益认定不明。第三部分是路径探寻:“强迫”之应然解释和法益之实然检验。该部分主要是针对前文提出的根本问题,试图从应然和实然两个层面对问题进行探讨解决。应然层面来讲,从语义解释的角度出发,应当认定“强迫”是特殊的兼语结构,属于动词中的三价动词,根据其词义要求,唯有“强迫”的受动者转化为“卖淫”的施动者时,这个强迫行为方能够认定为完成。实然层面来讲,从“法益保护理论”出发,应当认为此七罪名的法益均不是单一的人身权利、但是人身权利是此七罪名中均存在的从法益。同时对七罪名的主法益做出了逐一认定,根据主法益认定结果来看,也必然要求有受害人的实际行为方能认定对法益的破坏已经达到了完全的程度,相应犯罪方能成立既遂。在应然+实然检验完毕以后,再将检验思路进行具体的法律适用,以期对于裁判文书的说理和辩护意见的阐述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在珠海市水产专业镇农产品安全信息服务实例中,以网络培训、电话咨询、网上交流等形式面向全镇提供信息服务与技术支持,使农业科技成果面向农村服务农户,推广规范化养殖技术。实
根据我国村庄规划现状及新农村建设要求,提出村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模式:为产业发展创造多元化生长空间、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持传统空间结构的相对完整、遵循生态设计观。从空
<正> 孟称舜作于明末的《节义鸳鸯冢娇红记》,不仅是作家本人的最重要作品和娇、红题材中后来居上的最佳之作,也是明清传奇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可惜此剧长
作为新课标所提倡的一种教学理念,情趣化阅读教学以情感为基调,在教育学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依据、课程依据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认知”和“情感”和谐统一的效果。近些年来,情趣化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它对改变过往重知轻情,过于注重学生成绩而忽视学生情感体验和学习乐趣的现象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能生动活泼的进行学习。这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和谐统一,从而帮助学生
徐继旺 ,男 ,汉族 ,1 941年 1 0月出生 ,广西象州人。 1 965年 7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 ,现任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师范大学外国
期刊
【正】《说文解宇》:“却,节欲也。”先秦两汉时期“却”多以动词的形式出现,唐代以后,“却”开始虚化为表示完成的动态助词,同时,“却”还作为介词;连词尤其是副词广泛出现
有调查显示,中国的女企业家所经营的企业.比男企业家更容易盈利。她们主要从事批零贸易和餐饮业。她们平均年龄46.5岁.大多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她们比男企业家更自信;她们将改变传统
【正】我区各县的修志工作,有的县已经进行几年了,有的县刚刚开始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应如何开展工作,保证新志的质量,目前来探讨这一问题,是有
【正】在探讨观察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笔者曾针对W&#183;斯台格弥勒的所谓“范式变更使世界本身也变了”(见《科学哲学中的革命—围绕库恩科学观的争论》,《自然科学哲
伴随着各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国家的发展动力已经从土地、能源、劳动力等现有资源过渡到了以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无形资产等为主要动力的时代,世界上资本的流向,也朝着有高科技、新创造的产品的国家不断涌入,如一条国际化的产业链,产品核心技术是美国所有,原料在印度提取,加工组装在中国,最后销售市场是全世界,但最后印度、中国、以及全世界销售门店获利只有成本提成这很少的一部分,大头获利几乎被美国独占,因为核心技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