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观察经皮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临床疗效评分。同时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观察PELIF联合益气活血汤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为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一: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包括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椎间盘突出伴不稳)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脊柱专科行单节段PELIF手术患者,选取同位主刀医师同期行微创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BMI指数、手术节段,以及疾病诊断。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以及相关手术并发症。记录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临床疗效。影像学指标包括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手术节段前凸角(Segmental Lumbar Lordosis,SLL)和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采用腰椎CT评估腰椎融合率,根据X线记录螺钉松动或断裂,融合器下沉、脱位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试验二: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脊柱专科因腰椎退行性疾病(包括腰椎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伴不稳)行单节段PELIF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予以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第二天起口服益气活血汤加减方。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BMI指数、手术节段,以及疾病诊断。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相关手术并发症。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天、术后2周、术后1月和术后3月的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腰椎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和ODI指数。术后1天、术后1月和术后3月时分别记录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观察记录患者在随访期有无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一:本研究最终纳入100例患者,其中PELIF组49例,MIS-TLIF组51例。两组患者性别、例数、年龄、随访时间等指标基线均衡(P>0.05)。PE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天数均低于MIS-TLI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方面,MIS-TLIF组短于PELI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个随访时间点的腰部、腿部VAS评分以及ODI指数较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ELIF组术后3天腰痛VAS.评分低于MIS-TLIF组(P<0.05),余时间点随访无统计学差异。影像学指标方面,两组术后和术后1年随访时DH、LL和SLL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PELIF组和MIS-TLIF组的融合率分别为93.88%和96.0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二:本研究最终纳入57例患者,试验组28例,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诊断、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前腰部和腿部VAS评分、术前JOA评分、术前0DI评分、术后1天中医症状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腰腿部VAS评分、JOA评分和ODI评分均优于术前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周、术后1月和术后3月的腰部VAS评分、JOA评分和ODI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月和术后3月的中医症候评分较术后1天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改善腰背疼痛和腰部活动度这两个中医症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症候疗效指数的有效率的比较中,试验组(96.43%)高于对照组(8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IF和MIS-TLIF两种手术方式均可改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症状,且均能改善患者DH、SLL和LL,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PELIF手术较MIS-TLIF手术可以更大程度减轻患者术后短期腰部VAS评分,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住院天数更短的优势。PELIF术后联合运用益气活血汤可以进一步提升术后患者短期疗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不适症状,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