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产业”是基于文化与经济融合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和新形态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本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多元化并存的今天越来越具有生产力的内涵。文化产业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了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内蒙古拥有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内容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蕴藏着巨大的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内蒙古各地区也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的独特性推进特色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站在政府职能的视角下,以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产业理论、政府社会管理和产业政策等相关理论,深入研究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现状和对策。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缺乏统筹规划的有效方式、民族文化保护意识不强、政府管理机制不健全、人才匮乏以及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国内外经验对比研究,内蒙古必须从准确定位内蒙古经济发展和文化资源的现状、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政府统筹规划、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扶持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五个方面入手,提出切实可操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