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流程的视觉分拣系统研究与设计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hangc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料分拣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智能制造在工业生产中的大量运用,物料分拣的智能化也逐渐得到重视。传统的分拣系统中,依靠大量劳动力来实现物料分拣流程中的的上料、分拣、下料等步骤,具有效率低、准确性不高、安全性低等诸多缺点。现代工业分拣,虽然通过传感器进行机器分拣,但也存在着精确度不高、设备复杂等缺点。为了解决自动化生产线上产品的智能分拣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工业流程的视觉分拣系统。本文对工业流程中取垛、码垛、视觉检测和视觉分拣进行了研究。首先,本研究以CCD相机、六自由度机器人(PUMA)、四自由度机器人(SCARA)、直角坐标机器人(CCM)、PC机为核心搭建了基于工业流程的视觉分拣系统的硬件平台。进而提出了将边缘检测与HOG特征提取相结合的模板匹配算法,并研究了该算法在视觉分拣中物料形状识别和定位的应用。其次,建立上位机与各个机器人之间的通信,实现硬件系统的远程控制。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上位机的动态显示,针对下位机的运行状态,实时获取下位机的硬件信息并以动态显示的方式显示在组态界面中。研究了物料信息收录与产品追溯,通过建立数据库的方式来实现物料信息的收录。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上位机控制的多机器人集成的可行性方案,来实现工业流程中的全自动。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HOG特征提取的模板匹配算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以及系统的可行性和鲁棒性,分拣成功率达到100%,系统的实际拾取位置中心总误差低于5mm,能够满足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物料全自动分拣的需求。本文对分拣系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工业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关于学术研究是否应该偏于考证的争论由来已久,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仍然只能听到对考证学派的批评和对史论之现世担当的呼吁,却很少对注重考证的意义、史论如何推进更能发挥其
<正> 翻开一本20世纪文学史后面附着的文学年表,你就会发现中西文学所呈现的不同风貌,即以波及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言,美国自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宣布参战开始至1945年战
19世纪末 ,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志士高举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两面旗帜 ,掀起戊戌变法运动 ,其终极目标是富民强国。虽然变法维新昙花一现 ,但它
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医疗需求极其旺盛。目前,由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成的农村医疗机构为农村群众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农村医疗服务。然而,由于传统的医疗信息化发展模式存在
<正> 一、缘起庞莱臣(1864-1949年),浙江民族工业的开创者之一、浙江南浔四象之一庞芸皋次子。名元济,字莱臣,号虚斋,20世纪上半期著名的中国古代绘画收藏家之一,一生过眼历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特点,建立痿证病人的中医护理模式。[方法]将痿证病例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按主证辨证分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以中医的整体观念
<正>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东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国立中央大学有一位"三不来教授",即下雨不来,降雪不来,刮风不来。他就是章太炎的大弟子黄侃(季刚)。他讲课,从不带课本,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组在
为了提高调速系统的快速性、稳定性和鲁棒性,引入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模糊PI来替代传统PI,然后从反电动势中提取转速和转子位置信号,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检测,最后利用Ma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