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踞我国西南一隅的西藏地区,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区,傲视周边的高海拔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也奠定了西藏地区各民族独特文化的基础。作为西藏独特文化物质载体之一的西藏民居,是西藏地区各族人民与严峻的自然环境长期抗争并融合地域文化的结晶,是我国多元建筑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但随着西藏社会逐渐与现代社会接轨,以民居建筑为代表的主体意识的营造,正在被以西方文化为主的世界流行文化所慢慢侵蚀,有逐渐与其趋同的发展倾向,使地区建筑文化的继承产生了严重危机。西藏传统镇村民居的形态模式定形于组成外部形态的各类建构要素之上,本文从西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运用生态学、人文地理学、传播学、图形矢量化等相关研究方法,尝试提炼构成西藏镇村民居形态建构要素的方法。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六个章节,从西藏的民居建筑形成背景与分类开始,以影响西藏镇村民居形态建构要素发展的因素为轴,研究其建构要素的提取方法。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是论文的初期准备阶段。介绍了课题的缘起和背景;明确了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解释了藏族建筑、镇村民居和建构要素的概念,并对研究的地理范围与研究对象进行了限定;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介绍,最后确定了本选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论文的第二部分是主体部分,为第二、三、四、五章节。首先对西藏镇村民居建筑营造的自然与人文背景做出概括叙述,基于上述背景将西藏民居进行了分类总结;通过分析西藏地区镇村民居建筑的产生背景与类型特征,并在物质层面的藏族生态观、时空观、防卫观和精神层面的自然崇拜、宗教信仰的视角下分析影响民居形态建构要素的因素,并最终展开研究其建构要素的提取方法。最后是论文的结论部分。通过展现提取西藏镇村民居形态建构要素的方法,以期拓展相关理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