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传媒在国际传播的研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带。与其它新闻媒体相比较,出版领域的媒体更注重深耕细作,发展历史悠久,但是内容传播的范围有一定局限性,传播速度较慢,对受众的自主选择能力要求较高,但其对社会的影响也更为深远和长久。在当前我国大力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背景下,出版企业作为市场运作的重要主体,不可能、也不应该缺席。少儿出版作为我国出版业的中坚力量,在本世纪初开始了高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传媒在国际传播的研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带。与其它新闻媒体相比较,出版领域的媒体更注重深耕细作,发展历史悠久,但是内容传播的范围有一定局限性,传播速度较慢,对受众的自主选择能力要求较高,但其对社会的影响也更为深远和长久。在当前我国大力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背景下,出版企业作为市场运作的重要主体,不可能、也不应该缺席。少儿出版作为我国出版业的中坚力量,在本世纪初开始了高速增长,在经历了“黄金十年”之后,中国少儿出版已经完成了由“中国加工”向“中国制造”的转变,原创能力大大增强,对外交流不断增多,成为“走出去”的排头兵。所以,有必要以我国少儿出版企业国际传播能力为研究对象,探寻其形成演进规律、发展现状与障碍,找寻进一步提升的策略,以促进我国出版传媒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事业的稳定快速发展。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清晰地界定了少儿出版企业国际传播能力的概念,明确其研究范围,同时梳理了该研究的三大理论来源,探讨了少儿出版企业国际传播能力的形成与演进机理,为本文的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结合我国少儿出版企业国际传播实践状况,从国际传播过程角度对现实进行了详尽阐述,以便更好地把握住国际传播能力的关键要素。进而一方面从企业内部的微观角度出发,在文献与理论基础上推导出从个人传播、出版内容传播、企业声誉传播三大层面(领域)解析少儿出版企业的国际传播能力,建立了能力关键构成要素模型。另一方面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提出目前我国少儿出版企业国际传播能力的主要制约要素,并同时指出使之转变为能够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发展的外部积极要素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少儿出版企业国际传播能力测评的三维度三级指标体系,并选取了测评方法和设置了具体的通用性的测评步骤。在接下来的案例研究中,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湖北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国际传播历程的资料搜集及相应的问卷调研,应用测评体系,实际测评了该企业的国际传播能力水平,并分析得出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国际传播能力的优势与劣势所在,以及未来改进的方向。最后,从国家的宏观视角和企业的微观视角二大层面提出提升我国少儿出版企业国际传播能力的策略建议。
其他文献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的西奥多·阿多诺,其一生都未曾放弃过社会与艺术之间关系问题的研究,而他本身的艺术造诣(尤其是在音乐领域方面)也使其可以算得上是哲学史上难得的艺术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十分杰出的理论家和思想家了。阿多诺对于艺术概念的认知是有其独到之处的。在阿多诺看来,作为社会生产的结果的艺术具有自律性与社会性的双重属性:艺术既不是完全与社会外界无涉的独立存在,同时也不是单纯被社会所支
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批判。尽管社会批判不能提供现成的社会改良方案,但社会批判的缺席会导致对问题认识的不足,以致无法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在自由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问题面前,马克思从不在思辨的领域玩弄文字游戏,也从不简单堆砌前人的思想理论,而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武器批判社会现实,并在批判的过程中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未来趋势。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仍然包含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多种矛盾,全球性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PKP)治疗AO-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苏省昆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60例AO-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采用Wiltse入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KP治疗。记录患者手术创伤及出血情况、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两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此病多发于老年人,且容易复发,是最大的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创伤性疾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腰背部疼痛、功能障碍。以往针对此类患者多给予保守治疗,但长期卧床疗程长,且容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康复[1]。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的优点;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是
相较于其他立体显示技术,集成成像技术具有诸多优势,是未来立体显示的重要趋势。目前集成成像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三维重建图像的分辨率较低、观看时感受到的颗粒感较为严重,立体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本文主要研究面向集成成像光场视图的显著性检测技术,利用该技术对集成成像相机阵列所采集到的光场视图中的显著性目标进行提取,为后续立体内容生成部分的三维模型重建步骤提供良好的显著性目标片源。但现有的显著性检测方法在处理
今年年初达成的《中美经贸协议》第一章内容就有关知识产权。本文作者敏锐地观察到该协议中提到的地理标志和与通用名称,在两国法律法规中的定义存在某些不一致,并有可能在执行中出现相关问题。在比较了两国法律法规对这两个概念定义的异同之后,提出了应对建议。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我们希望引起业界关注并对此展开讨论,以利于中美经贸合作的顺利进行。
语言作为人处理自己与世界关系的重要中介,作为思维本身的要素,是现实生活的表现。一方面,通过语言,人们在进行认识活动中,不仅能够观念地掌握现实世界,而且能超越现实世界、追求和创造理想世界。另一方面,语言作为重要的认识中介,极大地提高了人的思维和实践的普遍性,也必然不断扩大人类认识系统中主体与客体相关联的领域,扩大人类赖以生活的世界的范围,实现人的发展。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计算机语言的应用、
自古以来,中外各国均有记载赦免实践,但赦免究竟为何物?为何赦免?赦免为何?如何赦免等?虽众说纷纭,却难道其实。同时赦免实践长期倍受争议,新中国成立以来赦免实践也很少,所以,赦免问题研究长期处于边缘“冷门”。回顾国内现有赦免研究百余份资料,虽然涉及赦免范围甚广,如刑法上“死刑赦免”、诉讼法中“赦免程序”、宪法中“赦免权”、国际法上“国际犯罪赦免”甚至财税领域“赦免”等问题,但是,实际上赦免研究主要围
主体性问题是关乎人与世界关系的既有总体性、又有根本性的哲学问题。人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存在物,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世界?我们应该怎样塑造我们的主体性?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一般来讲,古代哲学时期,主体并不是人,而是人主观臆想的、在客观世界背后的那个终极原因。人被动地从属于这个原因。中世纪哲学是人类将对神的信仰理论化、系统化的时期。神创造了世界,也决定人的命运,是毫无疑问的主体
城市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表征。截至目前,全球已有一半以上的人生活在城市,中国也是如此。可以说,当代社会已经进入了城市社会,城市已然成为我们无法逃避的事实,它的发展和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现代性的条件下,城市空间生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非正义现象凸显,出现了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交通拥堵、传染病肆虐、暴力恐怖事件频发、贫富差距拉大、城市空间发展不平衡、市民城市权利缺失等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