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北竹木混交林林分结构特征及其优化模型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闽西北地区的毛竹纯林、毛竹樟树混交林和毛竹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几种林分的非空间结构和空间结构特征,以空间结构优化为经营目标,非空间结构为主要约束条件,建立竹木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模型,运用此模型对现实林分进行林分结构调整,对比优化调整前后的林分空间结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表明毛竹樟树混交林和毛竹杉木混交林的植物多样性高于毛竹纯林,6毛竹4杉木的植物多样性最高;竹木混交林的林分直径分布均为不对称的单峰山状曲线,林木株数在林分算术平均直径处达到峰值;各林分的年龄结构极不合理,幼龄毛竹的株数较少,而IV度竹以上的毛竹数量所占比例较大,竹林老龄化严重。(2)通过分析毛竹纯林、毛竹樟树混交林和毛竹杉木混交林的空间结构,毛竹纯林为聚集分布,竹樟混交林为均匀分布,竹杉混交林随机或团状分布;竹木混交林提高了树种空间隔离程度,但几种混交林树种空间隔离程度不高,竹樟混交林属于弱度混交,竹杉混交林的平均混交度范围在0.44~0.49之间,属于弱度至中度混交状态;混交林中竹木整体处于中庸生长状态,6毛竹4杉木中林木分化程度最小;竹木混交林中林木个体间竞争压力比纯林小,合理的林分结构能够降低林木的竞争,改善林木生长环境。(3)通过空间结构二元分布分析,竹杉混交林以中庸生长且中度混交、随机分布且中度混交、随机分布且亚优势或中庸生长的林木个体所占比例较高,竹樟混交林中随机分布且低度混交、随机分布且优势状态、优势或亚优势且低度混交的竹木所占比例较高。(4)利用聚集指数、混交度、交角竞争指数、大小比数和角尺度五个空间结构指数构建择伐系数,以林分空间结构优化为目标,结合竹木混交林可持续经营目的设置了 8个约束条件,建立竹木混交林空间结构优化模型。以一个竹杉混交林标准地为例应用该模型调整林分结构,结果表明,优化调整后的林分空间结构比伐前明显得到改善,有利于更好的发挥森林多功能效益。
其他文献
近年来,赛博空间中掀起了一阵用户转发幸运象征符,并诉诸心愿以求好运的热潮。本文从赫伊津哈的“文化游戏成分理论”(The Play Elementin Culture)与“运气”相关研究的视角
图信号处理(Graph Signal Processing,GSP)方法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应用场景下的基于网络的分布式信息处理,可以弥补传统信号处理方法处理
本文以北京市八达岭国有林场为实验区,以GF-2卫星影像为数据源,使用基于边缘检测的分割以及基于区域的多尺度分割方式,并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类技术,开展基于GF-2卫星影
微波遥感能够在大尺度上全天时全天候观测且能够穿透云雾,对冰和水的介电特性敏感,已成为在极地海冰观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极地海冰变化是冰冻圈和极地环境变化的指示剂
当代社会严重依赖化石能源,但是化石能源正日渐枯竭而且会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寻找新型可替代的能源势在必行。其中,太阳光作为最常见的能源极具前景,因为其分布广泛且所包含能量巨大,可满足人类大部分能源需求。目前的研究中,太阳光的应用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光催化、光电催化反应制氢等。但是,目前对太阳光的利用中可吸收波长范围仍较小且转换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本文基于太阳能的光电转换,合成了非化学计量
随着工业的发展,制造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移动机器人的出现将人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尤其是移动机器人在仓储应用领域大放异彩。机器人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不仅在
软体机器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学科,其自身的柔顺性和安全性,在工业、农业、军事及医疗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软体机器人都是利用柔性材料制备而成,其自身能够发生形变
科技金融的发展深刻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目前已探索出的科技金融治理机制主要解决科技型企业的人才保障、融资等问题,未深入考虑到科技金融体系的供应方、需求方、其他特殊主体
植物病毒病素有“植物癌症”之称,严重制约着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由昆虫传播的水稻病毒病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病毒病害,一些水稻病毒不但可以侵染水稻,还可以侵染玉米,小麦等重
真实的风向风速数据是各种海洋作业的基础,对于船舶航行、海上搜救、舰载机起降、防台风抗灾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海上测风过程中,常用测风装置往往受到船舶本身在各个方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