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型PE介导的巨噬细胞吞噬ferroptotic-cell的机制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n3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设想:生命体的发育和稳固依赖于细胞存活、死亡和再生的平衡,而机体对于死亡细胞的清除是细胞更新换代的必然条件。常见的细胞死亡方式包括凋亡和坏死等,近年来一种新发现的以脂质过氧化物堆积为特征的程序性死亡方式——ferroptosis(铁死亡)受到了广泛关注。不同死亡方式的细胞有不同的清除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发展走向。目前的研究表明,凋亡细胞(apoptotic-cell)能够呈递促吞噬信号(“eat-me”和“find-me”signal)而被巨噬细胞清除。而发生坏死细胞(necrotic-cell)碎片会诱导炎性细胞迁移并在吞噬后诱发炎症反应。然而,对于发生ferroptosis的细胞是否能够被巨噬细胞清除的这一问题还不清楚。细胞发生ferroptosis时细胞膜会破裂,类似于坏死特征,同时ferroptosis又是由一系列酶促反应所调节,类似与apoptosis特征。由此我们提出科学问题:ferroptotic-cell可否被巨噬细胞所清除?如果可以,那么ferroptotic-cell被巨噬细胞识别的“eat-me”signal分子是什么?针对上述设想,本课题采用ferroptosis促进剂RSL3和apoptosis促进剂STS,分别诱导人早幼粒急性白血病细胞HL60和小鼠白血病细胞L1210发生ferroptosis和apoptosis,以此比较巨噬细胞对ferroptotic-cell和apoptotic-cell吞噬能力和方式的差异,并进而考察ferroptotic-cell清除的促吞噬信号。研究方法:1)探讨ferroptosis-cell是否能被巨噬细胞识别并清除:采用HL60细胞以及L1210细胞,给予RSL3和STS诱导细胞发生ferroptosis和apoptosis,同时给予Fer-1、DFO和VE等ferroptosis抑制剂来佐证此种死亡方式的特异性,采用CCK-8以及LDH释放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巨噬细胞对两种死亡方式的细胞的吞噬情况:建立浓度依赖性的吞噬曲线,确定同吞噬率的两种死亡诱导剂的浓度;并利用GPX4诱导敲除Pfa1细胞模型验证ferroptotic-cell被吞噬情况。2)探讨这两种死亡方式的细胞的促吞噬信号的差异:选取RSL3和STS两种死亡诱导剂处理后吞噬率相等时的浓度作对比,并借助qRT-PCR、Western Blotting以及流式细胞术三种手段从基因、蛋白、脂质三个层面,考察目前已知的apoptotic-cell表达的促吞噬信号,包括ICAM3、GAS6、MFG-E8、CRT、PS以及抑吞噬信号CD47;并从ferroptosis关键指标脂质过氧化产物入手,采用流式细胞术以及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术检测两种死亡方式的脂质过氧化程度的差异,以考察ferroptosis是否存在特异性促吞噬信号。3)基于LC-MS的脂质组学法检测ferroptotic-cell的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程度和磷脂种类,并预先加入花生四烯酸(AA)或过氧化型1-硬脂酰-2-花生四烯酰磷脂酰乙醇胺(SAPE-O-OH)干预脂质合成氧化途径,合并RSL3与STS进行孵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对比其被吞噬程度,以此阐述氧化型脂质对巨噬细胞识别和吞噬过程的作用。最后合成生物素化修饰的SAPE进行原位pull down实验,并以1-硬脂酰-2-花生四烯酰磷脂酰乙醇胺(SAPE)为例,将ferroptoticcell的吞噬信号分子与已知的“eat-me”signal受体蛋白进行分子对接模拟,获取候选蛋白,进而,对候选识别吞噬信号的受体进行筛选与验证。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RSL3和STS呈浓度依赖诱导HL60和L1210细胞分别发生了特异性死亡方式——ferroptosis和apoptosis。使用巨噬细胞与死亡细胞共培养、并对巨噬细胞进行特异性标记的多项实验结果表明ferroptotic-cell能够被巨噬细胞清除,类似apoptotic-cell。但我们后续研究发现ferroptotic-cell的吞噬信号“eatme”signal与apoptotic-cell的不同:经典吞噬信号ICAM3、GAS6、MFG-E8、CRT蛋白以及PS外翻在ferroptotic-cell中均无明显的变化。脂质过氧化是发生ferroptosis的细胞的关键步骤之一,而LC-MS结果进一步显示ferroptotic-cell细胞膜脂质的氧化程度具有种类特异性,以过氧化磷脂酰乙醇胺(PE-O-OH)的变化最为明显,最新的研究认为它是ferroptosis发生的标志分子。高不饱和度的HL60细胞(外源孵育AA),在给予RSL3诱导脂质过氧化发生后,其吞噬指数显著增加。此外,PE-O-OH能达到与RSL3同等的促吞噬效果。以上结果表明ferroptosis过程中脂质过氧化是影响吞噬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其中PE-O-OH是“eat-me”singal关键分子。为了进一步探讨识别该吞噬信号PE-O-OH的巨噬细胞受体,我们合成了生物素标记的SAPE通过质谱分析生物素化探针原位pull down的蛋白,并采用虚拟分子对接获取与SAPE高度相关的蛋白,将两者的结果对比后筛选出靶标蛋白TLR2。综上所述,本课题率先发现ferroptotic-cell细胞膜上的氧化脂质PE-O-OH作为“eat-me”signal能够促进巨噬细胞对ferroptotic-cell的清除,并初步筛选出相关的巨噬细胞受体TLR2,下一步研究我们将采用多种生物模型以及干预手段对这一机制进行深层探索。本课题有望为探究ferroptosis的机体清除机制奠定理论基础,在ferroptosis相关疾病中开发新药作用提供新的靶标,为理解ferroptosis这一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在机体的生理病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新的认识。研究结论:1)ferroptotic-cell能够被巨噬细胞识别并清除,但其吞噬机制与apoptoticcell的经典信号不同;2)ferroptotic-cell细胞膜上的PE-O-OH能够作为“eat-me”signal被巨噬细胞受体TLR2识别,以此诱导巨噬细胞对ferroptotic-cell的清除。
其他文献
航空航天器上所选用材料,多为合金材料,由于空间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常规材料往往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需要研制具有特殊成分、特殊配比、特殊加工工艺的新型材料。对于新型材料的研究与测试,尤其是对合金材料在高温空气环境下的抗热循环性能进行研究成为航天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民用、工业等领域,对于合金材料的抗热循环性能进行测试也非常重要。研制一种能够简便、准确、快速地对合金材料在高温空气环境下的抗热循环
燃油中存在大量有机硫化物,在其使用过程中,燃烧的硫化物会产生对环境危害极大的硫氧化物(SO_x),导致一系列恶劣天气,如酸雨、雾霾等,会腐蚀建筑物,危害动植物的健康。当前,工业上通用的脱硫技术是加氢脱硫,但其高温、高压、临氢的运行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其工业化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操作条件温和、效率高的氧化脱硫(ODS)技术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本论文围绕“硼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其活化分子氧催化燃
目的:评价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低频(60–70次/分)、中频(80–90次/分)及高频(100–120次/分)对肾及输尿管结石碎石效果的影响。方法:检索以不同频率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
背景和目的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最新数据显示,全球胃癌新发病例占恶性肿瘤的第六位。我国是全球胃癌的高发区,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占所有肿瘤的第二位和第三位
430铁素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能,容易制成表面美观的零部件,在汽车尾气排气管、厨具、家电产品等领域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针对不锈钢传统退火工艺冷却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研究,重点解决传热效果不理想、冷却速度偏低、缺乏专用接触式冷却设备等问题,采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柔性辊控冷设备,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不同柔性辊辊速和不同冷却方式下,产品的组织与性能变化规律,同时也对柔性辊的冷却
研究发现周期性结构具有抑制某段频率范围内弹性波传播的特性,在工程减振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基于局域共振带隙机理的周期性结构,已经发展成为力学、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局域共振带隙机理的二维双谐振体单元周期性结构,结合有限元计算和振动实验对该单元设计的周期性结构波动特性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引入新的模态形式和双谐振体结构进行单元设计,相
社区中如何借助新型的枢纽型的社会组织来推进社区治理的工作是基层治理中一大重要版块。而针对城乡一体的新农村社区,如何进行更有效的基层治理,如何进一步提高社区的服务质
苏云金芽胞杆菌以色列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israelensis,Bti)是用于防治蚊、蚋等病媒生物的重要生物因子,但实际应用中存在毒力水平不够高、持效期短等问题。Sigma K(σK)因子在芽胞杆菌中能够控制芽胞形成、母细胞裂解等,同时通过Sigma(σ)因子间的级联调控,影响杀虫蛋白的形成。本文通过构建缺失σK因子的Bti突变菌株,研究了 sigK缺失对B
前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和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MLR)升高已被报道与多种实体肿瘤的预后不良有关[1,18-20],但这些炎性指标在新辅助化疗
目的:为了探究TUDCA对博莱霉素引起的肺纤维化和纤维化过程中发生的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8周、24-26g的C57BL/6j SPF级小鼠,按照体重S形分组:Control组,TUDCA组,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