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沿海巨蛎属牡蛎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和近江牡蛎性腺发育的研究

来源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f117f117f11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牡蛎科巨蛎属牡蛎的主要种类在福建沿海的分布情况;第二部分调查研究了在福建九龙江入海口附近流域生长的近江牡蛎的性腺发育情况。第一部分:采用多重种类特异性PCR技术,研究了巨蛎属牡蛎的主要种类在福建沿海的分布。多重种类特异性PCR法是一种快速、可靠而简单的方法,它能一个反应就鉴定出多个种类。目前也用于其他双壳贝类的鉴定。2007年4月到2007年7月之间,从福建沿海11个不同采样地点共采集了657个牡蛎鲜活样本,随机抽取了327个样本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和线粒体COI基因的鉴定,结果发现了200个个体为葡萄牙牡蛎,101个个体为近江牡蛎,20个个体为熊本牡蛎,6个个体为香港巨牡蛎。此次实验中没有发现长牡蛎。上述结果表明,福建沿海有葡萄牙牡蛎、近江牡蛎、熊本牡蛎和香港巨牡蛎4种巨蛎属牡蛎分布。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以福建省九龙江口白礁附近流域的近江牡蛎为研究对象,进行性腺发育的调查。调查研究的取样时间覆盖全年,在近江牡蛎性腺尚未发育、内脏团还是透明时开始取样。然后每个月取样一次,在性腺进入成熟期后每10-15天取样一次。每次取样至少取20个近江牡蛎个体并分别称量总重和壳重,观察每个个体的性腺发育情况,对性腺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调查,包括外表形状、性腺分布区域及覆盖内脏团的比例、是否能看到消化道、用手挤压后精卵能否自动流出、颜色、饱满程度等,并记录观察结果。之后把软体部置于65℃的烘箱内烘干24小时以上至彻底干燥后称量干肉重,以此计算条件指数。再取20个个体解剖后将整个软体部置于Davidson固定液中固定,作为切片样本,石蜡包埋,切片厚度4-6 um,H.E染色,观察与拍照。通过结合外观观察法与组织切片法两种方法相结合,判断性腺发育分期。最后得出结论,九龙江入海口附近流域的近江牡蛎的生殖周期为一年,其中3月中旬到5月下旬为其繁殖季节。此时可进行人工采苗。
其他文献
起皱和破裂是拉深成形中最常见的两种缺陷。在拉深过程中,压边力参数对制件能否顺利成形起着重要作用,在不同的变形位置和不同的变形区域所需要的压边力也是不同的,较小的压
硅纳米线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非常重要的纳米半导体材料,与其块体材料相比,显现出奇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成为了目前纳米技术领域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之一。在光催化降解环境污染物领域,硅纳米线复合结构因其具有高的电化学稳定性,高效的电子-空穴分离效率,以及易于选择的可见光吸收半导体能带等优势被广泛地研究,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金属催化化学腐蚀法制备出硅纳米线阵列,通
本文从材料科学的角度出发,利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系列立方Bi基焦绿石材料   ,对在不同气氛下的退火处理材料进行结构、性能表征。讨论了材料组成、退火工艺对固体微结构
自2004年实验上成功从石墨剥离出石墨烯以来,二维材料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取得了迅速发展。各种新型二维材料相继被合成,它们的应用涉及晶体管、离子电池、光伏光电器件、传感器和自旋电子学等诸多领域。本文主要采用密度泛函方法,理论上预测了磷烯及其纳米带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超卤素修饰二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作为光电材料以及超卤素修饰的石墨型C_3N_4在自旋电子学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另外,考虑到二维材料的实
学位
多相Fenton-like催化氧化以羟基自由基为主要活性物种,羟基自由基没有选择性,因此它被用于催化氧化降解废水时选择性较差。而分子印迹材料具有特异性的分子识别能力,可选择性地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钛酸铋钠(Na_(0.5)Bi_(0.5))TiO_3(简称NBT)是钙钛矿型的A位复合离子结构的铁电体材料,它被认为是最有希望代替含铅压电材料的无铅压电陶瓷材料之一。但是由于NBT材料具有较为复杂的相变序列,因此目前对其相变过程和机制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本论文采用传统的电子陶瓷制备工艺固相反应法,制备出NBT基二元体系、三元体系以及四元体系陶瓷材料,对各体系材料的相结构、显微结构进行了测试,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