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消费信贷起源于建设银行,1984年国家开始进行房改政策,为保政策顺利实施,首次从国外引进消费信贷的概念。从建设银行首次办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也正式发展起来。现如今消费信贷市场处于创新调整阶段,越来越多非金融机构进入该领域给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冲击。为了能保持自身优势,商业银行试图通过搭建自身电商平台来吸引线上客户进而为其提供后续金融服务,同时电商平台在发展个人消费信贷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瓶颈。那么,双方能否达成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电商企业和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现状、发展规模进行分析,认为双方存在着资金投资渠道有限、用户信用评价体系不健全、个人信息利用率低、产品形式单一等问题,在研究了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及现实状况后发现双方存在合作基础。然后,为了促进双方合作共赢,本文以典型案例——京东集团和工商银行为研究对象,对双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规模、业务模式等进行全面阐述,并通过与同行业的不同信贷产品进行对比,得出双方在发展业务时分别存在资金链紧张、信用风险较高以及宣传力度不够、电商业务受限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双方推出工银小白、工银京东联名信用卡等合作业务,但结果并不如人意。接着,本文从资金融资、信息整合的角度对双方合作形式进行改进,认为工商银行可以介入京东白条审评过程,完善京东用户信用评价体系,同时将闲置资金流向京东进而获得收益,实现双方共赢。最后,本文从征信体系、投资渠道、监管体制等方面针对电商企业和商业银行合作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